各位听听这个狐仙故事。

狐仙故事:王小打柴遇狐仙


很早很早以前,有户人家,娘儿俩过日子。儿子叫王小,天天上山打柴,然后到集上卖,卖了钱,买点米面,娘儿俩糊口度日。家境虽然贫寒,王小却是个好乐的人。用卖柴的钱买了把


胡琴


,晚上坐在院子里或街门口自拉自唱。他嗓子也好,会唱好多小曲儿,一唱起来,就招来好多人听。他上山打柴,也把胡琴背上,柴打够了,就坐在山坡上,自拉自唱一段再回家。


有一天,来在山上,柴还没打,就下起雨来,他到一个山洞里避兩。那雨大一阵小一阵,竟下个不断。


王小没事干,又拉起胡琴唱了起来。有个皮狐子(狐仙,济宁叫皮狐子),坐席吃酒回来,路过洞口,听见王小唱的挺好听,就坐下来听了一会儿。因它喝多了酒,这会儿酒劲上来,竟现了原形。原来是只比猫稍大的白毛狐狸,躺在洞口旁边睡着了。雨住了,山上湿滑,打不成柴,王小挎上背架,提上胡琴要回家。一出洞口,发现旁边躺着个半死不活的狐狸,心想:活该不空着手回去,没打上柴,捡回这么个野味儿,也够我们娘儿俩吃两顿的。这样想着,就捡起狐狸,装进自己带干粮的口袋里,把口系好,背上就回去了。


到了家里,狐狸的酒劲儿也过了,醒来才发现自己被装在口袋 里,就央告王小说:“好心的人,你把我放了吧!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恩情。”


王小听见有人说话,左右一看,没有人,是谁呢?这时狐狸又说话了:“你把我放了吧,我忘不了你的好处。”


王小问:“你是谁?”


狐狸说:“我是老西仙(皮狐子),坐席吃喜酒回来,听见你唱,我就听了一会儿,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王小这才知道是他捉的那只狐狸,就说:“多亏你醒的早一点,要是再晚一会儿,我就把你煮熟吃了。”说着就解开口袋,那狐狸噌地跳了出来,朝王小感激地点点头,就跑远了。


从这以后,每天晚上有一个白胡子老头,来找王小,听他拉胡琴,唱小曲儿。


来的次数多了,王小娘儿俩也就把他当成了熟客,每次来,娘儿俩总是笑脸相迎.“来了,往炕里坐。”


白胡老头儿笑吟吟地坐在炕里,一直听到半夜。


有一天,白胡老头儿对王小说,“你唱得真好,我们家里的人都喜欢听唱,想请你到我们家去唱两天,不知你可愿意?”


王小说:“去倒是可以,只是我还要天天去打柴。”


白胡老头说:“这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们娘儿俩饿 着。”


王小妈说:“你大伯要请你去唱,你就去吧。家里还有几升米,三天两天饿不着。”


王小也不好推辞,就跟着老头去了。俩人出了村,走了一段路,白胡子老头儿说:“我家离这儿不远,可也得走一阵子。这样吧,你合上眼,我背上你,我让你睁眼时,你再睁眼。”


王小不好意思,说:“我是个年轻人,哪能让您这么大岁数的人背呢?”


他坚持要走。白胡子老头说,“我家的路,我走惯了,你虽说年轻,有些地方怕还过不去呢!”


他坚持要背。王小只好趴在白胡子老头儿背上,就听耳旁“鸣鸣”一阵风响,不大一会儿,白胡子老头儿说.“睁开眼吧,到了。”


王小睁眼一看,这里虽不是村庄,却有一处青堂瓦舍的宅院,周围古树参天,很是幽静。白胡子老头拍了几下油漆大门,里面有人开了门。老头领着王小走进院子。向屋里招呼一声:“来客了,出来迎客!”


立时从正屋、偏屋出来男男女女一大伙。白胡老头儿一一向王小引见,“这是我老伴,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儿媳,这是我女儿,这是⋯⋯”


介绍完了,就把他领到了正房。立时有两个姑娘捧上茶,端来点心,刚喝了杯茶,吃了两块点心,饭菜做好了,又请他去吃饭。这饭都是他从来没有吃过的。一家人待他挺热情,这个让酒,那个让菜,只怕他喝不好,吃不饱。


吃过饭,王小就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一家人都围起来听。


他在这里住了三天,唱了三天。第四天头上,他说他惦记着母亲,一定要走。一家人留他再住两天,老头说:“你尽管放心,你母亲饿不着。”


王小只好又住了两天。老头的儿子还陪他到花园和附近景致好的地方玩了玩。虽然只几天时间,两人却成了极好的朋友。


到第五天头上,王小一定要走了。这回老头一家人也没再过份挽留,说是一定要走就走吧,往后有空儿再来。


临走的时候,一家人争着送给他礼物。老头儿拿出一只木头的老神鸦说:“我也没旁的送给你,你把这老神鸦拿上吧。这神鸦迎风一现就长大了,你骑上它说要去哪儿,合上眼,一会儿就到了。”


老头的儿子拿出一个皮坎肩说,”哥,你把这个拿上,穿上它,谁也看不见你,见了无义之财尽管拿。”


老头的儿媳 妇给他一个皮褡裢说,“这褡裢有多少东西都能装进去,大活人装进去也不显。”


老头的闺女送给他个


金镯


,说是往后遇着三灾八难,掏出手镯,叫三声“妹妹”,一家人就会赶去救你。


王小收过礼物,一一记下他们的用处,说了道谢的话,就走了。白胡子老头送他出了山丫口说:“你骑老神鸦走吧。”


王小骑上神鸦说:“回家。”


一合眼,再一睁眼,就到了自家院里。他朝屋里叫了一声,“娘!”娘正在屋炕上坐着,听见儿子回来了,忙迎了出来。


王小见了娘第一句话就问:“娘,这几天您没饿着吧?”


娘喜欢地说:“儿呀,自从你走后,娘我天天吃好的,也不知是谁给送来的。到做饭的时候,一揭锅,是现成的。那些饭呀菜呀.娘别说吃过,见也没见过。”


王小估计这是白胡子老头家天天给娘送来的,就说:“娘,您没饿着就好,我还惦记您呢。”


进了屋,王小把老头家如何热情招待,如何送宝,跟娘说了一遍。娘听了也很高兴。


从此以后,王小不打柴了,天天穿上皮坎肩,背上皮褡裢,骑上老神鸦,到州里、府里、京城里,专去官家的银库装银子。有了银子又是买房,又是置地。


很快,王小家就成了大家户。人家都知道王小得了宝贝,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宝贝。


说话过了年,到了正月十五,王小听人家说,


苏州


城里灯会最热闹,他就想去苏州看灯会。吃过晚饭,天都快黑了,他骑上老神鸦,说:“苏州城。”一合眼,一睁眼,几千里地到了。只见大街上各色各样的灯都亮了起来,多了,数也数不过来。观灯的人挤满了大街。


王小挤在人群里,这儿看看,那儿看看,一直看到灯会停了还兴致不减。他想,今天不回去了,找个地方住下。到哪儿去住呢?正这么思想着,一辆马拉轿车走了过来。他往轿里一看,是一位比仙女还好看的大姑娘。王小二十岁了,还没个媳妇。家业富了起来,提媒的也 不少,可王小一个也不同意。今天见了这个姑娘,不觉就动了心,心想:得了,今天我就跟她过夜去吧。他穿着皮坎肩,别人也看不见他,他就坐在车上,跟着走了。


轿车一直走到西街,进了路北一条胡同,在一个红漆大门前停了下来。姑娘下了车,进了大门,径直就奔了后院,上了自己的


绣楼


。王小也跟着上了绣楼。


早有丫环打来茶,端来点心,姑娘吃了,又歇了一会儿,就上床睡了。王小也挨她躺下,起初不敢碰她,可是时间长了,王小到底按捺 不住春心,竟钻进了姑娘的被筒。姑娘觉得是有个人,吓得惊叫一声,“谁?”


王小说:“你别害怕,我叫王小。”


姑娘挨着是人,可又看不见。就又问他:“你是人是鬼?怎么进来的?怎么我就看不见你?”王小说:“我是人,你要见我也很容易,可你得答应我在这儿跟你过夜。”


姑娘说:“你要是人,我就答应你。”


她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想:你如果真是人,我就喊人把你逮起来。


王小把坎肩一脱,姑娘看他是个挺漂亮的小伙,又没勇气喊人了。心想:就是喊人进来,我屋里跑进个男的,说不是我带进来的也说不清啊!她只好不言不语,留住王小跟她过夜了。


从此王小恋上了姑娘,姑娘爱上了王小。俩人如胶似膝,形影不离。王小白天听见丫环进来,就穿上坎肩,丫环出去就脱下。


尽管这样,丫环也有察觉。一是有时听到屋里有说话声,二是姑娘的饭量突然增加了,给送去两个人的饭,还是不够吃。可是每次进屋留意观案,并不见有什么人。


一天夜里,姑娘睡下了。丫环悄悄上楼去听、屋里确实有动静、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姑娘屋里留了男人。


她想:若是日后夫人、老爷知道了,不是要责怪我吗?不如先向夫人回禀一声,日后不落责任。


丫环这样想着,就来到前院,叫醒夫人,把这事一说。夫人不信,就跟丫环来后院绣楼上听了听,这才知女儿真的做出了此事。回去跟老爷一说,老爷气得几乎晕了过去,这是败坏门风的事啊!传扬出去,他这位居朝中五品之官的老爷脸往哪搁呀?当下他一狠心,说:“把楼和人一起烧了,传知家人,就说失了火。”


夫人尽管心疼女儿,可也不敢拦挡,后悔不该说与老爷知道,现在后悔也晚了。


说话之间,楼房就起了火。王小和姑娘被火惊醒。慌忙往楼下跑,已经下不去了。四处都冒着火苗,呼喊救人,也没人应。眼看就等着被火烧死了,王小忽想起老头的闺女赠送给他的一只手镯,他急忙掏出来,连喊三声“妹妹”。转眼 间老头来了,他的一家人都来了.他们连楼上的金银细软带人一齐都背走了。


到了王小的家,老头才告诉他,“我就是一年前,你从口袋里放出的那个老西仙,我们一家人都感激你。如今,你金银财宝也有了,媳妇也有了,我们也该把送给你的宝贝收回了。往后好好过日子吧,我们该走了。”


说着,老头领着一家人就往外走。王小追到院里,正要挽留.老头一家人忽然不见了。


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出现过。

发表于:2023-06-22 09:50
15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