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塔又来分享

文昌塔的由来 首先,文昌塔简单了解一下。 文昌塔又称文笔塔、文峰塔,一般高七层、九层、十一层,十三层,它的作用同文昌帝君。 相传文昌帝君是上界掌管文章之神,我国古代书院往往在供奉孔子的同时,亦同时供奉文昌帝君。有些城市还建有文昌阁或魁星等高大建筑,以代替文昌塔。 古人建造文昌塔的作用在于弥补当地文峰的不足,从而可以多出文人才子。 风水上认为,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催文催贵的威力更大。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伫立着几座有名的文昌塔。


当年高明县文昌塔建成五年后,该县阮涌村区氏兄弟:区大相、区大伦便双双同榜考中进士。 区大伦被委任要职,在朝中和广东籍宰相海瑞结成好友。区大相奉命出京至各省察访,他把所见到的民间疾苦写成诗章,独领风骚,开一代诗风,被誉为“岭南诗派”的鼻祖。 而区大伦、区大相和他们在朝为官的父亲区益被后人合称为“区氏三杰”,是高明历史上极其显赫的人物。 无独有偶,历史又翻过了三百年。高明文昌塔下,继‘区氏三杰’之后,又出现‘三谭’,那就是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 数百年来,文昌塔都是明城最高的建筑物。该塔建成后,明城科甲连绵,其间节义勋名著入史册者数以百计,有“高明文风甲端郡”之称。 文昌塔的由来典故: 刚才我们说到高明县的文昌塔。据清光绪二十年《高明县志》载:明代大开科场,端州出了不少名人学士,“高明郡之云邑,据万山中,四面环拱,面廓东势稍洼,譬之屋缺隅,衣缺衽,风气弗聚”。 驻守在端州的领面按察司副使王泮,是个“好为民兴利”的州官,又是个“风水迷”。 他为补高明风水之缺漏,使高明能多出人才,乃与高明知县张佐治倡仪,捐资在明城东侧、沧江河畔的文昌台上建造文昌塔,时仅二年,塔建成,官绅平民,无不欢呼雀跃。 文昌塔建成后,果然科甲连绵,其间节义勋名著入史册者数以百计,有“高明文风甲端郡”之称。 不料到了清朝嘉庆二年(1797)年)五月二十三日晚上,文昌塔顶端突然火光四起,直冲云霄,塔无故倾颓,夷为平地。 直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全县绅士聚集,议论重建文昌塔,大家捐资,择良辰吉日,于是年三月在原址按原貌动工重建。重建后的文昌塔、经历了长期的风吹雨打雷击,多处出现损毁。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多次拔款修葺,使古塔依然屹立,风采不减当年。1985年,很多旅外华侨回省亲,见到古塔保护完好,甚为感动,慷慨捐资数万元,将古塔修饰一新。 每层塔装上了彩灯,到了晚上,整座古塔五彩缤纷,璀灿夺目。明城镇政府还在此配套兴建了文昌乐园,园外筑起了古色古香的琉璃瓦围墙,园内建有亭台楼阁,种上各种花草树木。


1983年,列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1990年,定此为高明八景之一“文昌远眺”


因此,我国人们对文昌塔较重视文昌。那呢,文昌塔是否有科学理论。文昌塔跟着天上。文昌星文曲星同个发誓。来了解一下。


北斗星,因位处北方,如古代酒勺斗形,故称北斗星。共七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 前四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星组形如勺斗身,古曰魁。后三颗玉衡、开阳、摇光星组形如勺斗柄,古曰勺。 因此,北斗星在民间也简称斗柄星、也叫斗魁星。 究其原本,北斗星包含的是七颗星,斗柄星包含的是北斗星中的三颗星,斗魁星包含的是北斗星中的四颗星。 北斗星的名气之大,被受民间敬仰与崇拜,因果有二。 一是决定季节,在不同季节的夜晚时间,北斗星的斗柄出现在天空中指向不同的方向。 因此,古人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即春季。斗柄指南,天下皆夏,即夏季。斗柄指西,天下皆秋,即秋季。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即冬季。 其二是北斗星是吉祥星,内含魁星,魁星内有文曲星,文曲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大吉星。


文曲星,是北斗星中的第四颗,名称天权星,也是魁星中的第一颗星,民间将魁星与文曲星等同含义看待。 都是主宰天下文运的万乘之尊。 道家学派演易卦将天权星定名为文曲星,八宅学派将文曲星定性为水星。 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星宿。大凡科考中榜位列一甲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民间都认为是文曲星下凡。 文曲星在卦学的阴阳五行中,代表坎卦北方水,因其与文昌星都是主管天下文运而同属为吉祥星宿。而文曲星与文昌星不同的是,文曲星主管文学的同时,也掌管艺术,而文昌星纯粹只是掌管文学的星君尊神。


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的西方白虎宫的七宿之首的奎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大吉星。 奎星称为魁星的三大来源出处: 其一,因其形貌黑脸红发以鬼面出现,右手执朱批笔、左手托金印,左脚后翘踢斗而得名为魁星。 其二,奎与魁同音,又是七宿之首,魁在中文大意里代表首位,有意头十足、独占鳌头之喻。魁星赐斗是古代科举人士最为喜欢的意头,具有吉祥如意、功成名就的非常象征。 其三,奎星是专门主管文运之神,从星相图看,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隧将奎星称为魁星。魁星,原为奎星的俗称。 因为北斗七星中的前四星也叫魁,且大受中国民间奉拜的主宰天下文运的文曲星,又在斗魁星宫中,其形貌也是黑脸红发以鬼面出现,所以,中国民间修建的魁星楼,供奉的星君尊神,就是西宿魁星与北斗魁星的二合一尊神,而被天下考生敬仰和供奉。 总的来说,奎星是奎星,文曲星是文曲星,不是一个星,是“二十八星宿”与“北斗七星宿”两套星相学中的两个星名,之所以混为一同,是因为两星特性一样、作用一样、形貌一样,巧合名称也一样叫魁,因此天性相连、地性相通而同为魁星普受天下人共拜供奉,在时间长流中,西魁与北魁凝为一体已成为事实。


文昌星,是文运的象征,原本是星宫名称,不是一颗星,共六星组成形如半月,位于北斗魁星前,因其与北斗魁星同为主宰科甲文运的大吉星,所以也经常被人同文曲星混为一体而分不清。 文昌星和文曲星是不同星座的两码事,文曲星是北斗魁星中的其中一颗星,而文昌星则是六颗星的总称。 但文昌星与北斗魁星太异曲同工而同称为文昌斗魁。 同时,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奎星,也因主宰科甲文运而称文昌奎星。风水与命理中有文昌星,同是主管文运又注吉祥的贵人星。 道教也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星君,称文星,是读书文人求功名所尊奉的文圣星。 总的来说,文昌星在风水与命理上是文才与贵人星,而在科甲文运中是司礼文武爵禄科举之本,与北斗魁星和西宿魁星同堂通用


。史料记载,还有一个梓潼帝君,与文昌星同被道教尊为主管功名利禄之神,所以二神逐渐合而为一,将梓潼帝君称为文昌帝君。 梓潼帝君原名张亚子,晋朝越隽人氏,现在的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人,后来迁到七曲山,现在的四川省梓潼县。 因张本人读书出身、一身文人气度,而张氏笃信道教,为道教教义而终生传教于四川各地,死后人们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庙,命名为“清虚观”,并且于碑上刻上“梓潼君”。后因香火旺盛而被当地人奉为梓潼神,供人祭拜。


唐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僖宗逃到四川期间,受当地人对梓潼神的信仰而感动,遂封梓潼神为左丞相。  唐玄宗夜宿七曲山,得梓潼君显灵相告,言此乱不日将息,帝可回朝。唐广明二年,唐僖宗躲避黄巢乱军,再次到蜀地七曲山,亲自拜祭梓潼神,加封梓潼神为济顺王,并将自己的佩剑解下赐给梓潼神。 至元仁宗延佑三年,即1316年,仁宗帝敕封梓潼神为“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为文昌帝君。 从此,梓潼君变为梓潼神,再变为梓潼王,又再变为梓潼帝君,最后变成了文昌帝君。 梓潼君就成了文章、学问的天部尊神,职责掌管天部文昌府的事务,成了文昌星、文曲星、北魁与西魁的代理星君。 由于唐朝帝王的大力推崇,梓潼神的地位越来越高,从一个地方神一跃而成为集各星魁于一身的大神。 宋时,道教将梓潼君与文昌合称为文昌帝君,升级尊为人鬼生死爵禄的重量级大仙帝君。古代书生求仕途,以科举为途径,于是天下府县,处处大兴土木,为梓潼帝君建立文昌宫、文昌阁殿。明代以后,每一所学校都将主要书屋一大开间腾出来,用于供奉文昌帝君。 每年文昌帝君诞辰,历代皇帝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帝君的活动仪式。而在民间,凡是读书人也必要奉祀文昌帝君。历代官府也都要通令天下学校,来奉祀文昌帝君。


至此,文昌帝君的神位已升级至九五主尊。许多供奉文昌的庙观,其正殿中堂奉祀文昌帝君,北斗文魁与西宿文魁则分祀在帝君两旁。


文昌宫的文昌殿,是文昌帝君的殿堂,而魁星楼或魁星塔,则是北斗与西宿文昌魁星的庙宇。


那么,文昌塔也必须要文昌位。再来了解。


甲日出生的人,文昌位在已方、即东南方;乙日出生人,文昌位在午方、即南方;丙日出生的人,文昌位在申方、即西南方;丁日出生的人,文昌位在酉方、即西方;戊日出生的人,文昌位在申方、即西南方;己日出生的人,文昌位在酉方、即西方;庚日出生的人,文昌位在亥方、即西北方;辛日出生的人,文昌位在子方、即北方;壬日出生的人,文昌位在寅方、即东北方;癸日出生的人,文昌位在卯方、即东方。


房屋的文昌位


房屋坐东向西,文昌位在西北方;房屋坐西向东,文昌位在西南方;房屋坐南向北,文昌位在南方;房屋坐北向南,文昌位在东北方;房屋坐东南向西北,文昌位在中央;房屋坐西北向东南,文昌位在东方;房屋坐西南向东北,文昌位在西方;房屋坐东北向西南,文昌位在北方。一上我就为大家介绍这里,感谢大家的陪伴,谢谢!

发表于:2023-10-08 11:07
0个回复
  • 消灭零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