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喝酒惹的祸,听听这个故事

民间故事:借 妻


古时扬州一带有个名叫张三的厨子,他平时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好在他烧得一手好菜,在一户姓刘的财主家做事,虽然工钱不高,可也能勉强度日。


一年前,张三娶妻杨氏。杨氏是大户人家的丫环,她生性风流,平时爹娘没少数落她。杨老汉夫妇见张三厨艺精湛,人也长得不错,便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婚后,杨氏总算本分了些,经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时间长了,杨氏耐不住寂寞,加上张三回家后经常醉醺醺的,倒头就睡,夫妻关系开始疏远。


不久后,杨氏和外地一个商人好上了。张三得知此事后,他如梦初醒,只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杨氏态度很坚决,坚持要搬出去。张三无奈,只得把杨氏给休了。但是他好面子,对外人说妻子回娘家住了。


一天,张三忙完后准备回家,想着妻子已搬走,家里冷清清的,他不由得长叹一声,正好被刘管家的儿子刘岁给看到了。


刘岁也是个酒鬼,和张三兴趣相投,平时二人关系很好。


“张兄,今天是好日子为啥叹气?莫非今晚嫂子不让回家?”刘岁调侃道。


说完,刘岁拿出一壶好酒,“来来来,张兄,没有什么比醉酒更解愁了。”


闻到酒香,张三心头阴霾顿时消散一空。


几杯下肚后,张三对刘岁说了实话,说自己早已休妻。


刘岁听了一喜,他早就听闻张三有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巴不得张三早点休妻,好让他有机可乘。


如今机会来了,他自然是喜不胜喜,微微皱起眉头,开口问道:“张兄,人生苦短,美酒美人都不可少,张兄难道就没有想法找一个?”


尚有几分清醒的张三摇摇头,说自己的工钱都用在喝酒上,娶个媳妇少说也得二三十两银子,他哪里有钱。


刘岁听了点点头,他面露难色,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张三知道刘岁有事求自己,俗话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软,自己喝了刘岁的美酒,哪能随便拒绝,于是他大声道:“刘兄,有什么事尽管开口便是。”


刘岁听了放下心来,将所求之事说出。


张三听了一愣,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在心里不禁暗骂:好小子,竟然一直惦记着张某的妻子。


不过转念一想,如今自己休了妻,刘岁有此想法也正常。


刘岁很会察言观色,一眼就看出了张三心中所想,他笑道:“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若此事能成,哪一天张兄想念前妻了,刘某让位就是,总比张兄去喝花酒划算。”


“这……”张三听了惊得目瞪口呆,这世上哪里有借妻的?不过等他缓过神后一想,那杨氏生性风流,和我还有旧情,肯定不会反对此事。


于是,张三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张三跑去了老丈人家。杨老汉正为女儿一事发愁。


原来,半年前杨氏和一个外地商人好上后,谁曾想那商人惧内,不敢把杨氏带回家。不久后,商人把杨氏给抛弃了。身在异乡的杨氏,无依无靠,她只得抹泪回了老家。


杨老汉夫妇见女儿像个叫花子,得知实情后,又气又心疼。事已至此,夫妇俩只想着快点把女儿嫁出去。


这时,刘岁上门来提亲了。


刘岁能言会道,还长相英俊,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刘老汉夫妇本不想答应,二老的意思,想给女儿寻个老实巴交的夫君,这样他们也省心。


可杨氏见到刘岁一表人才,当即就满口答应。杨老汉夫妇无奈,只得随了女儿的意思,收下刘岁送来的聘礼。


不久后,刘岁娶了杨氏。婚后,夫妇俩恩爱甜蜜,张三见了嫉妒不已。


不久后,张三找到刘岁来“借妻”。刘岁和杨氏如胶似漆,他怎么舍得,于是开口就拒绝了。


张三气得差点吐血,大骂刘岁不守承诺。


一天夜里,张三喝醉了,心里憋着一肚子的气。他越想越气愤,拿起一把刀就赶去了刘岁家。


刘岁比张三年轻几岁,而且他身材魁梧,会些武功,一出手就夺了张三手中的刀,威胁道:“张兄,这次就算了,下次若是你敢胡来,小心刘某对你不客气。”


听到这话,张三酒醒大半。


刘岁是管家的儿子,身份高贵,他得罪不起,只得含泪离开了。


刘岁望着张三远去的背影,嘴角浮现一抹不易觉察的笑意。


不久后,刘岁外出做生意,对妻子杨氏说要半个月后才回家。


第二天,邻居王婶去敲门,见刘家房门半掩,她好奇不已走了进去。见到眼前一幕,她惊吓得魂差点没了。


只见杨氏浑身是血倒在地上,脸上被划了几道很深的口子,血肉模糊,挺吓人。


很快,邻居闻声赶来。


捕快接到报案后立马赶到了现场。现场没有打斗痕迹,屋子里的东西都摆放得很整齐,不像是小偷或者陌生人作案。


不一会儿,县令也赶来了,忙派人去通知杨氏的丈夫刘岁。


刘岁才出门不久,听闻妻子遇害后他急忙返回,见到妻子的尸体,他痛哭不已。


县令问刘岁有没有仇家,刘岁皱眉一想,突然开口道:“大人,凶手肯定是张三。”接着,刘岁将前几天二人发生争执一事告知。


县令听了点点头,叫捕快把张三抓来。


张三神色淡然,说自己很胆小,怎么会杀害前妻?


县令收了刘岁的银子,自然是向着刘岁,他勃然大怒,“来人啊,把张三打入大牢。”


在狱中,张三被屈打成招,准备秋后问斩。


张三有个好友名叫陈大,陈大落魄时曾经受过张三的一饭之恩,一直铭记于心。这几年,他做生意赚了不少钱,路过扬州时,想去拜访昔日的恩人张三。


谁知,到了张家,他发现张家房屋周围已经长满了杂草。


经过一番打听,他惊骇不已,想不到恩人入了大狱。


“恩人胆小如鼠,他怎么会*?”陈大怎么也不相信张三是*凶手。于是,他用银子买通了狱卒,买了些好酒好菜来看张三。


此时张三一脸憔悴,目光呆滞,见到有人来看自己,他不禁流下了眼泪。


在牢狱中,他见识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和自己关系很好的酒友,在得知自己进了大牢后纷纷远去,这半年来竟然没有人来看自己。


所以听到脚步声走来,他异常激动。


“恩公。”衣着华丽的陈大,见到张三后很有礼貌行礼,还亲自把热饭菜端上。


张三又一次被深深感动了。


吃着吃着,张三再一次痛哭起来。陈大安慰他,“恩公,陈某相信你是好人,老天自有公道的。”


张三大喜,忙问道:“陈兄,你真的相信张某不是凶手?”


陈大点点头,要张三把事情经过详说一遍。


张三听了,便从休妻时开始说。当说到杨氏面目全非躺在血泊中时,陈大皱起了眉头,他嘀咕道:“若是*,为何要毁人脸面?一般来说,案犯杀了人之后,将死者的脸毁掉,一定是为了掩盖世界的真实身份。”


念此,陈大微微点头,叫张三继续说下去。


等张三说完,陈大问张三,你妻子身上有什么特征?


张三回答,说他妻子腿曾骨折过,左腿还有一颗很大的胎记。


陈大听了大喜,叫张三等他好消息。


第二天,陈大花钱买通了仵作,要他帮忙开馆验尸。仵作是个心善的老者,他也觉得张三不会*,便点头答应了。


经过一番查验,发现棺材里的死者根本不是杨氏。


陈大有了证据后,立马去县衙报案。


县令并非贪官,只是碌碌无作为而已。他自从收到刘岁的银两后经常做噩梦,也曾怀疑张三十被冤枉的,奈何手上没有证据。如今见有人报案,说张三是被冤枉的,他当即开堂审案。


公堂上,陈大拿出了证据,证明死者并非杨氏。县令听了连忙把刘岁招来问话。


刘岁见事情败露,他心虚,在公堂上支支吾吾,县令大怒,就要给他上刑。


刘岁害怕了,知道纸包不住火,只得把实情告知。


原来,死者并非杨氏,而是春华楼的女子。


半年前,刘岁和张三发生争执,他担心张三再来闹事,便萌生杀意。


这时,事情又发生了转变。


杨氏,竟然背着他和一个样貌俊俏的书生好上了。


刘岁怒不可遏,正准备收拾杨氏时,他脑瓜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同时除去张三和杨氏,天衣无缝的计划。


刘岁廉价买下一个卖唱女,把她装扮成杨氏模样,暗中痛下杀手,毁其脸面,让人误认为她就是杨氏,这样便可以嫁祸给张三。


杨氏也不想见到前夫,连夸丈夫的主意好。


接着,刘岁叫杨氏藏起来,给她安排了一个偏僻的小房子,叫她别让人给发现了。


杨氏求之不得,她正好可以和书生幽会。


谁知,夜里刘岁偷偷去了偏僻小屋,把杨氏给杀害。


这样一来,刘岁除去了张三和杨氏,又巧妙脱身。


县令听了,叫捕快去偏僻小屋。


果然,小屋中有杨氏的尸体。


真相大白后,张三被放了出来,他对陈大感激不已。


后来,张三改掉了喝酒的毛病,他兢兢业业干活,不久后娶了良家女子为妻。只是挨了板子后,让他终生腿残,走起路来总是一瘸一拐的。

发表于:2023-12-02 11:01
0个回复
  • 消灭零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