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发一帖,文章有点长,题目是,我演曹操。在84集三国演义当中,成功扮演了曹操角色的著名演员鲍国安老师写下的心得体会。

小飞客
公司管理这个点明圈的方式还是存在问题

《我演曹操》——,当年,我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的第一天,,我的老师徐晓钟先生在课堂上说了一句话:“你们选择了一门呕心沥血的职业······”今天,在经历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三年多的艰苦创作历程之后,我从更深层次体味到了这句话的涵义。,“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回味这荡气回肠的歌声,三载艰辛创作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承蒙《古典文学知识》编辑的盛邀,要我谈谈演曹操的体会,今不惮浅陋,择要记下一些感受,就教大家。有些想法和提法可能从学术角度看来是幼稚的,但是大多是我创作过程中的真实心态,这就叫做“真人面前不作假”。,一、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曹操究竟何许模样,承蒙《三国演义》创作领导小组的信赖,我荣幸地承担了扮演曹操的重任之后,在许多场合听到的最多的殷殷期望就是——“你要创造出一个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曹操”。呵,我茫然了,中国有十二亿之众,他们心目中的那些曹操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难度肯定很大,但我不能退却呀,人民的意愿不能违背,否则失败是注定的。当初接受任务之后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上要对得起老祖宗这部经典之作;下要不负广大观众的期望”。于是我逢人便问,开始了笨拙的民意调查:您心目中的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调查了几百人次之后,我愕然了,回答是多种多样的,因年龄、学历、阶层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各异。他们之间往往对曹操在同一事件中的同一行动看法截然不同:你认为是英明决策,我认为是阴谋诡计;你认为是任人唯贤,我认为是政治权术。各抒己见,侃侃而谈。翻阅资料和大量评论文章,也发现言人人殊。,在无形的压力之下,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有一天我突然感到豁然开朗了,正是那几百人次对我的侃侃而谈,大量学者专家的论述,给予了我无比丰厚的营养,让我从那么多的方面窥到了曹操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总导演王扶林先生的艺术阐述印发了,“忠于原著”是我们此次创作的原则,是毋庸置疑的。由此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在我国民众中,相当一部分人不是从《三国演义》这部书里,而是从民间口头文学、戏曲舞台,以及教科书里认识曹操这一人物,他们都带着各自的印记。有白脸*臣式的曹操,有郭沫若话剧中的曹操,以及新编历史剧中的曹操等等。可以说,我们肩负着将一个忠于原著的,既被人熟知,而又在视觉表演艺术还未出现过的新的曹操人物形象奉献给观众的重任。,二、戏曲艺术与电视剧两个曹操的不同,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比较,事出有因,一方面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戏曲中熟知那个“白脸*臣”的,故而形成对这个人物形象的一种审美定势;我及一些同行们的潜意识里同样有这种影响。另一方面,我也听到过这样的告诫:戏曲舞台上的那个白脸曹操是最符合小说原著精神的。为此,我也困惑过,我们的总导演在阐述中一再强调忠于小说原著,那么,如何把握曹操这个人物才算是忠于了原著呢?思来想去,我考虑首先要解决好对两个问题的认识:一是戏曲与电视剧两种表演艺术本质上的不同;二是如何遵循影视表演的科学规律。,戏曲(尤其是京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从美学范畴来讲,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演剧观念是不同的。戏曲是写意的艺术,具有程式化、脸谱化、类型化的鲜明特征。它允许对人物的夸张、变形,乃至究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强烈的创作个性。而影视表演基本是写实的艺术,它要求严格依据生活的真实去创造艺术的真实。虽然也允许适度的夸张,但从审美习惯来讲,所给予它的尺度是非常有限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是立体的,必须具有现实主义的说服力。,戏曲中的“白脸曹操”是戏曲艺术的编演者们,在改编“三国”的故事中融入了自己的美学理想与鲜明爱憎,并以自己所特有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段创造出来的。而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编导者们,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同样对曹操这一人物融入了自己的美学理想,并以自己所特有的艺术观念及手段雕琢着他,这应当是科学可行的。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我们所拍摄的是一部艺术片,而不是商业片。,作为影视演员,在表演中要受多重制约:剧本,导演,镜头;而改编剧目又多了一层原著的制约,我应当自觉地接受这些制约。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整个创作集体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真实生动地、深刻鲜明地再现罗贯中笔下所描绘的一幅幅画卷,而其中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是成败关键之所在。表演艺术同样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我深知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摒除一切私心杂念,不迎合,不讨好,不取巧,不走捷径,更不抄袭,拿出一副要啃硬骨头的架势,捉摸和塑造曹操这个人物。,影视表演中人物性格的刻画不能靠“自报家门”,它必须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牢牢地抓住人物的“行动”。人物在不同规定情景中的行动抓准确了,人物的多侧面及性格特征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当然,这其中包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倾向。,在影视与戏曲艺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问题上,我特别注意的是自己对戏曲表演要学其源而不能学其流,决不能把人物演成一个“架子花”。我想,重要的是努力追求我们民族传统中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六月花”的美学追求,在人物的塑造中传达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神韵。,三、人物的总体把握,记得,在蔡晓晴导演前六集筹拍的时候,有一天,一位随王扶林导演来看望我们的老学者见我忧心忡忡的样子,悄悄地送了我一句话:“只要能把曹操基本人物气质演出来,其它方面有些失误没关系”。呵,多么精辟的一句话呀!三年来,它始终在我耳旁回响。这句话咋一听使你感受到一种长者宽宏的温暖;细琢磨这个题目出的决不轻松;仔细想来它是在提纲挈领,将我从一片“忠”啊,“*”啊,“雄”啊的乱麻中拎了出来,使我得以俯瞰人物,清醒了许多。,《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个人物太复杂了,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很正常。问题的关键是必须首先鲜明准确地抓住多数人对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共识”,也就是这个人物最基本的风貌,性格特征,并使它尽快地在我身上滋生起来,在拍摄现场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未来的屏幕形象才有可能得到承认。譬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多才多艺的诗人,这是谁都不会反对的,这种“大家”的风范必须活在演员身上。曹操那种浪漫不拘一格的情怀,浩方的气度,乃至时时带有些谐趣的品格;以及多思、多疑、多变和诡诈的个性都要贯穿始终,这些,构成了曹操这个人物一种特有的莫测神秘之惑。决不能低层次低格调和一般化地展现其中“*”,那样是注定要失败的。,抓住了人物的基本风貌和性格特征,寻找到了人物行为的内在逻辑和行动的动因,就便于在行动中刻画人物了。根据总导演和其他导演的阐述,我确定曹操在全剧中的贯穿行动是——不择一切手段地完成统一大业。,接下来,人物总体的发展脉络要做到胸中有数,我特别注意到体味小说中对曹操少年时代的一段描绘,那是人物性格发展的萌芽阶段,是以后性格发展的基因。“曹阿瞒”的影子如同胎记一般,无论他官至何位,永远地印在他身上,这种印记在“许田围猎”,“土山约三事”,“官渡之战”、“赤壁大战”,“败走华容道”及晚年许多事件的行动中都闪现着。那种孩童般的狡黠和争斗,极具特色。与此同时,我更注意到人物年龄与性格的发展变化,通过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使人物性格增加厚重感,愈加色彩斑斓。,在前几集戏中,人物锋芒毕露,坦荡自负,直至“捉放曹”,人物性格在重大事件中发生质变,由此发生了一声憾人心魄的呐喊:“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十八路诸侯的解体,使曹操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充满信心。同时,也强化了以“我”为核心的信念,要独创天下。此后,曹操奉旨破“黄巾”,被朝廷封为镇东将军,所率大军号称“青州兵”,威名日重。这期间他招贤若渴,网罗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威震山东,野心亦开始萌发。,正在此时,曹操父亲被杀,曹操一方面要报仇雪恨,另一方面则充分利用了这一偶然因素,大兴“正义”讨伐之师,去夺取本不好夺取的东西,充分地借题发挥。曹操为父报仇,有真情,亦有假意。曹操是个很会演戏的人,幼年即如此。在为父报仇中,适度地夸大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拒绝一切人的调解。他知道非陶谦所为后仍不退兵,直至吕布攻破兖州,才以卖人情而撤退。曹操后来说了一句话:“纵然不为先君报仇,徐州也是势在必得”。何其妙也!,曹操为未能攻占徐州而耿耿于怀,但当他意识到“保驾勤王”的意义之后,什么“为父报仇”啊,统统舍弃了。荀彧的进谏,使曹操抓住了一个历史的重大机遇,命运陡转,瞬间成了皇帝的保护神,进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力地位。“三让徐州”前后的戏,要将曹操心态的变化,表面的反复无常与内心的清清楚楚微妙地融合在一起。作为演员的戏,也要像曹操那样,充分抓住刻画人物的“机遇”,是人物性格在这一阶段的运动中发展起来。要注意的是人物性格的多层面与多侧面的刻画绝不能是割裂式的,要浑然一体,打“立体战争”。,曹操一生中最为敬重的是关羽,也只有在面对关云长时才能展现出曹操人格中的另一侧面。曹操对关羽赏识起源于“温酒斩华雄”,他深切地认识到关羽的价值。在以后的交往中对关羽的“义”更产生由衷的敬慕,因此对关羽的容忍是超常的。曹操不惜血本,不惜放下尊严,乃至对关羽百依百顺,且都发自内心,其中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在起主导作用。,“官渡之战”中最最重要的是“许攸来投”一场戏。这场戏剧本写得很精彩,生动活泼,诙谐有趣,将曹操的那种不拘一格,随意狡黠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曹操充分意识到许攸来投的价值,给予了许攸以别开生面的接待,最终采纳了许攸“火烧乌巢”的计谋,导致袁绍最终的失败。,这是官渡大战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以后曹操一方面是指挥若定,挥洒自如,谋略的灵感一发而不可收,几近智慧的顶峰;同时,意得志满,目空一切的情绪也在滋生。要把握住人物微妙的变化,直至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大败。,赤壁之战的失败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说是曹操的性格“悲剧”。曹操性格中所有的弱点在赤壁大战前后展现得淋漓尽致:傲慢,多疑,狂妄,自以为是,等等。这就导致曹操对一系列重大抉择的判断失误,乃至有些失误几近愚蠢。其特点又大多是对自己开始的正确判断予以错误的否定。如果不努力把握性格发展变化的合理逻辑,表面化地处理曹操的一系列错误,就难以令人置信。,“三足鼎立”阶段,尤其是“抹书间韩遂”大败马超之后,皇上“诏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曹操傲、霸、多疑的个性膨胀,同时也愈加高深莫测,令人难以捉摸。在这一阶段中,我感受到曹操性格的多疑导致他内心状态的恶性循环——对属下的不信任;乃至对自己的怀疑——时而自负时而又感到一种生命的危机——对往事追忆的恐惧等等,增强了性格中的乖戾。对这种性格发展和内心状态要细细品味,获得独特的体验,追求细节的展现,只有如此才能将这一阶段重要的三集戏——“立嗣之争”、“巧取汉中”和“曹操之死”演好。,《三国演义》拍摄组的创作体制是数位分集导演同时拍摄,演员如果不预先将人物每个重要关头的戏理顺,做到胸中有数,那就只能一般化地应付了。即使做了大量准备,往往由于长期疲劳作战,拍摄现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唯一能激起创作兴奋点的就是根据对人物大的发展脉络的把握,获得新的体验,以激发起创作的欲望。,关于人物的把握,我还特别提醒自己,曹操在全剧中有不少重场戏,戏虽重却不能“重”演。像“煮酒论英雄”,你来我去,电闪雷鸣,惊心动魄,是一场灵魂深处的交锋;而却是以曹操的随意,漫不经心的谈笑风生形成对刘备心理上的压力。这样的戏绝不能拙演。类似的戏很多,随意——是曹操人物性格中的一大特色,也应该是演员表演中的一大特色。,再如对董承为首的反叛集团的剪除过程,固然要一丝丝,一扣扣,一点一滴地将心头之狠发泄出来,演得多变,淋漓尽致,恰如其分,更重要的是要随心所欲,如玩掌中之物,不必大动干戈。尽力避免动作的情绪化和“戏剧”化的表演。,曹操在情感的体现上往往真真假假,时真时假,或真假结合。但该真挚的就要真挚,该动情时亦要动情,如对典韦,对陈宫,对郭嘉,对关羽等等。,曹操的“笑”在各种评论中是每每被提及的。他的笑包含了他性格中的多种因素。年轻时的“笑”,大多体现着不拘礼节、自负、无所顾忌以及强烈进取的个性;中年时代的“笑”则充分展现着意得志满、乐观高傲的情怀;及至晚年则更多地是一种高深莫测和诡诈。要“笑”的不一般化,笑出人物的性格,决不可滥笑。,记得当我这次接受了任务重读《三国演义》之后,曹操这个人物给予我心灵上一种强烈的震撼。当时,我心里非常清楚,未来的创作中,我必须调动自己的所有的力量,将这种震撼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在得到一种审美的满足之后去思考去判断。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绝不是靠雕虫小技所能奏效的,它首先需要“呕心沥血”。坦诚地说,我是尽了力了,但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遗憾和不足,只有磨砺待来日了。最后我想要说的是,曹操这个人物太复杂,太深奥,太丰富多彩了。在我的创作过程中,几乎每天对他都有新的发现,令我激动,令我惊喜。我想努力潜入到他的心灵中去,以我对小说和剧本的认识,对人生的体验,去倾听他到底在想什么。我发现对他的认识真是没有止境。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我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中这一光彩人物,将放出异彩。,今天拍摄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由我来扮演的,必然带有我的局限性。在我们这行里有一句俗话,叫做“十个演哈姆雷特就会演出十个样儿来”。三年来,我穿着曹操的战袍,骑着曹操的战马,粘着曹操的胡须,努力按着曹操的行为逻辑去行动着,但真正跳动着的心脏和流动着的血液还是我鲍国安的。三年来,就这样,我与曹操,他中有我,我中有他,难分难解,甘苦与共。如今,一切都结束了,我将告别那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曹丞相,回归到我平民的位置上去,还真有点儿不习惯了。

发表于:2022-08-09 11:59
2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