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华妃住在“翊坤”宫,就注定做不了皇后?

“皇后住景仁宫,娘娘住翊坤宫,这后宫里唯有咱们翊坤宫和皇上皇后大婚时的坤宁宫一样带‘坤’字,这也足可见娘娘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啊!”


电视剧《甄嬛传》中,华妃在给皇后请安时被暗讽无子嗣,回宫路上,颂芝这样安抚怒气值拉满的华妃。


不过,得亏华妃娘娘读书不多,不然颂芝这马屁可就拍到马腿上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还得从“


翊坤宫


”这个名字说起。


“坤”取自《周易·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取其坤卦中象地、象阴、象妇之意,与“乾”相对,一般代表皇后。“翊”则为“辅佐、帮助”之意。顾名思义,


“翊坤”就是要辅佐皇后


。所以华妃娘娘注定是当不了皇后的。


然而新的疑问又来了,既然“坤”代表皇后,那为什么皇后住在景仁宫,不住坤宁宫呢?后宫的各位娘娘小主们居住的宫殿名字又有什么含义呢?


在中国古代建筑萌芽时期,人们将所有的房屋居室统称为“宫”,秦汉时,“宫”逐渐丧失其本意,成为专指*居住的房屋。“殿”也从大房屋变为*居所的重要建筑。由此,宫殿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的统称。而在强调 “名正言顺”的礼制思想的影响下,历代的宫殿的命名也大有学问。


乾清坤宁,阴阳交泰


先从乾清宫说起。乾清宫与坤宁宫、交泰殿同属紫禁城“中轴线”上后三宫。“乾清”“坤宁”两组词出自《周易·说卦》: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道德经》


也有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乾清坤宁,也表达了对社会稳定,生活美满的期待。


乾清宫


本为皇帝寝宫,清康熙年间变为政寝合一的宫殿。康熙帝居住乾清宫后,每日的活动在其《乾清宫读*》中讲得十分清楚:


“朕自冲龄,性耽学问。践阼迄今,罔自暇逸。未明求衣,待旦视事;讲臣执经,群臣入奏,未尝一日不与相接。既退,裁决庶务,披览章疏,有间,则书册翰墨,之外无他嗜好。”


也就是说,康熙要在乾清宫睡觉、学习、处理政务,召见大臣……这么看来,即便是皇帝,想要模糊生活与工作的边界也不容易啊。


到了雍正皇帝挪到养心殿之后,乾清宫就成了皇帝听政的地方。在每年过节的时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宫举行庆典活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都还在宫内举行过“


千叟宴


”。皇帝去世后,也必须在这里停灵,祭奠15日,表示寿终正寝,之后才可以转移到其他地方。


坤宁宫


在明清两朝都是象征皇后的宫殿,但实际上,其在两朝中的功能并不相同。明朝时它只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则成了多功能场所。名义上当然也象征着皇后,但却不专做皇后的寝宫,而是兼备杀猪、祭神与帝后大婚洞房之用。


康熙、同治、光绪及逊帝溥仪大婚均在此。雍正年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长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成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这就可以理解为何皇后住在景仁宫而不是坤宁宫了。


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还有一座宫殿,名为


交泰殿



作为天和地之间的美好过渡


。“交泰”出自《周易·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天地交,泰。”


意为


天地交合、康泰美满


,主要作为皇后接受嫔妃和贵族妇女朝贺的场所。


后三宫两侧,各有六座掖庭,称为东西六宫。东六宫分别为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分别为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


这些宫殿形制相近,都由前殿、寝殿和配殿3部分组成。房子都是一样的,主要拼的是地段!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妃嫔地位越高,住得离中轴线越近;越受宠,则离皇上的养心殿越近。另外,


在古代易学思想中,东为阳,西为阴,阳为大,阴为小。故而,西宫与东宫相比,又以东宫为尊。


承乾翊坤,顺贞仁爱


东西六宫之中,


翊坤宫和承乾宫


的宫名与位置都相互呼应。如前文所述,分别取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名称。


“承”为顺承,“翊”为辅佐


。将二宫命名为“承乾”“翊坤”,


既有承护天地之意,又意味着在这二宫居住的嫔妃要顺从皇帝、辅佐皇后,为帝后二人排忧解难,恪尽嫔妃之责。


承乾宫初称永宁宫,明崇祯五年(1632)更为此名。明代时,只有贵妃才能住进承乾宫;清代时,限制则没有那么严格,很多宠妃都曾入住。据史料记载,清顺治时孝献皇后董鄂氏,雍正时纯懿皇贵妃耿氏,乾隆时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婉贵妃陈氏等,都曾居住在承乾宫。


翊坤宫最初称万安宫,嘉靖年间改名。据考证,此宫居住的嫔妃也多为位分较高或颇受宠爱者。如颇受万历宠爱的郑贵妃等。清代翊坤宫的主人中,有我们较为熟知的康熙帝宜妃郭络罗氏,她曾在翊坤宫居住了47年之久。此外,《甄嬛传》中“华妃”的原型敦肃皇贵妃年氏,以及《如懿传》中“如懿”的原型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也都曾在翊坤宫居住。


永和永寿,长乐未央


历朝历代,人们都想通过祈福保佑的方式来达到趋吉避祸的目的,也希望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皇帝期望皇权永恒,也期望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百姓期待兴旺丰足、平安健康。凡此种种,都在皇家宫殿的命名中有所体现。其中典型,当属汉代未央宫。


“未央”作“未尽”“不尽”“未已”解。在汉代出土文献中,“未央”大多与“万岁”“延寿命”“长乐”等语汇同时出现。如:


“国危于累卵,皆曰无伤。称乐万岁,或曰未央”"


“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


……


“延寿命”为汉代流行的吉祥语。与它们并列出现的词语也应包含吉祥之意。这一点在汉代瓦当文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长生未央”“长乐未央”“长乐未央延年永寿昌”等;在铜镜铭文中也大量出现,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结心相思,毋见忘”等。


除未央宫以外,汉代还有一座长乐宫。它是在秦离宫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位于西汉长安城内东南隅,因其位于未央宫东面,又称东宫,始建于高祖五年


(前 202)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居于此宫,在这里接见群臣与朝会诸侯,为当时的*活动中心。从汉惠帝起,西汉皇帝移居未央宫听政,长乐宫仅供太后使用,从而形成了“人主皆居未央宫,而长乐常奉母后”的制度。


“长乐未央”,便可以理解为:幸福无忧,平安长寿



在明清故宫中,表达美好心愿与美好景象的宫殿名也有很多。


永寿宫


初称长乐宫,嘉靖十四年


(1535)


更名为毓德宫,万历四十四年


(1616)


又改名为永寿宫,取其


长寿永年之意


。永寿宫地理位置优越,紧挨着养心殿。明孝宗生母纪淑妃生前曾暂居于此。


明末乱世,天灾人祸不断,崇祯皇帝朱由检曾在此斋居祈祷。


清代顺治时皇贵妃董鄂氏、康熙时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以及“嬛嬛”原型—雍正时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等都曾在此宫居住。


与永寿宫相对的


永和宫


,最初称永安宫,嘉靖十四年


(1535)


更名为永和宫。中国人向来信奉


以和为贵


,“永和”则取长久和谐之意。


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也有皇后入住。康熙时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雍正皇帝生母)


、乾隆时愉贵妃珂里叶特氏,都曾在永和宫居住过。


咸福宫


之名



《易经》


中咸卦的阴阳交感而得吉福之意,也有“四方皆福”之意



延禧宫


东六宫区域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


(1535)


更名为延祺宫,清代又改名延禧宫,


迎福请喜之意



储秀宫


意思是内藏


后妃秀美如花


,是慈禧太后初入宫居住的地方。


钟粹宫


之名为


汇聚精粹之意


,对应于西六宫的储秀宫名。钟粹宫初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


(1535)


更名为钟粹宫。明代为妃嫔所居,曾一度为皇太子宫。清代为后妃居所。恭亲王奕昕的生母静贵妃、咸丰帝慈安皇后、光绪帝的隆裕皇后都曾在此居住。


其实除了妃嫔居住的宫殿之外,皇宫内其他建筑的命名也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想要传达的愿景。如


“螽斯门”“百子门”,“顺贞门”


等。


螽斯其实就是蝈蝈,具有繁殖能力强的特点。


《诗经》


有言:“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将嫔妃们居住区域的宫门命名为“螽斯”“百子”是希望嫔妃们多为皇室繁衍后嗣,江山才能后继有人,


有祈求多子多福之意


。“顺贞”则是嫔妃入宫时要进入的宫门,意在告诫嫔妃们要


温顺、忠贞



这些宫殿的名字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袭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感。同样地,这些美好名称的背后,也隐含着那个时代对女性的长久禁锢与规训。

发表于:2024-09-20 17:22
1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