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故事

民间故事:一女三嫁(第一段) 有个姑娘叫小花,四岁上死了娘,爹又给她娶了个后娘。


后娘过门生下个弟弟,起名叫宝根儿,小花可就被后娘冷落了;更不幸的是,小花十岁上爹又得病死了,这一来,家里后娘当家,十岁的小花可就遭殃受罪了。


俗话说;云里的日头儿,后娘的拳头儿。后娘待小花,一向是暗地使劲儿,一天后娘说:“丫头,咱娘俩儿命苦,娘体弱力薄。实在没办法,一个病身子。难弄三张嘴,我改嫁吧,你说怎么样?”


小花一听这话,心里可就害了怕,后娘要是一抬脚改嫁,弟弟还在怀里吃奶,把弟弟一带走,自己一家不就完了,成了绝户吗?爹给弟弟取名叫“宝根儿”,就是要传宗接代不断香烟呀,如今爹不在了,自已虽小,可一定要保住弟弟这条根儿,别把个门户弄散了呀!想到这些,小花“扑通”一声给后娘跪下了。


眼里的泪水像雨似的往下流:“娘啊,您可千万别这样想,只要您和弟弟不离这个家,俺上刀山下火海也不叫苦!不为我,也为俺爹呀!”


后娘就等这话哩,她对小花说:“你人小心大,可不管怎么说求生的路倒有一条,娘说出来怕儿不同意。”


小花说:“娘说到哪儿,俺做到哪儿。”


后娘说:“娘想让你当个不出门的童养媳。”


“俺听娘的话!”


后娘一惊,想不到小花答应得这么痛快,就又说:“女婿不光比你大十八岁,还有点傻气…”


小花把脸一扭,抹去眼里噙着的泪:“娘,俺不嫌!”


后娘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下地。于是她和媒人说定了,写了文书,男家交了一百二十两银子的聘礼,这门亲就讲定了。


娶个不出门的童养媳,先要出一笔钱财,是谁这么财大气粗,舍得花这么大本钱?这便是当村开饭铺的秦掌柜。秦掌柜的吃喝不愁,虽不能说是日进斗金,可也一日一个小秋收。


可有谁知他家的境况,使秦掌柜犯愁的是,他生养了一个痴呆儿子,二十八岁了,管南叫北,管吃饭叫拉屎。眼看着家业无人接,秦掌柜的可就着起急来,要这些家产又有何用?


他便四下求媒人给儿子张啰,只要找个能传宗接代的来,花多少钱财不在乎。后娘听说了这件事,心中暗喜,把小花说给秦掌柜当童养媳,除了聘礼,吃食衣衫由秦家出,她把小花留在家里使唤,又进钱又进粮,等于是借驴拉磨不喂草,这家里的日子也就好过了,后娘打的是如意算盘。可秦掌柜的也不是傻瓜笨蛋,有舍衣的,有舍饭的,可没舍聘礼的。


秦掌柜的提出一个条件,小花长到十五岁,就得圆房,后娘虽说心里不乐意,可想到不答应这个条件,再找这不出这样当童养媳的人家,也就点头答应下来了。 为了保家不散家,小花再苦再累,心里也情愿。


可后娘惯宝根儿惯得太不像样了,他要骑马,后娘就让小花趴在地上作马让宝根儿骑 ;宝根儿爱玩火,后娘就让小花拣来柴竹给弟弟点。 真可以称说一不二,说三不四,小花对后娘说:“娘, 您这么宠我弟弟,要把他的脾气宠坏的!”


后娘说:“你爹死时跟我讲过,宝根儿是咱家的宝贝, 靠他顶门立户,传宗接代续香烟呀,他可不能和你比!”几句话, 直噎得小花泪在眼里打转转,自己在后娘眼里还不如把草啊!


一年一年过去了,说话间小花长到了十五岁,秦家让媒人过来催了:“给他们两口子圆房吧。”


眼看再过三天就是小花出嫁到秦家圆房的 日子,这可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秦家的痴呆儿吃毒药毒死了!秦家的痴呆儿子一死, 娶媳妇圆房的事可是没门儿了。


小花回到屋里,用手巾捂住嘴, 光掉眼泪没哭声。十五岁的个闺女,从小到大, 都说黄莲苦,她比黄莲苦十分呀! 一连三天,她是只做不吃,饭没进一口,水没喝一滴,哭了想,想了哭,把十五年来的日子像梳子梳头似的仔仔细细地梳了个遍,想了个全,自己一个女儿身,为了保护家门不散,香烟不绝, 她是想把自己当钱花,当牛使呀。


三天后,后娘喊小花:“来,娘又给你订了一门亲,是个填房,女婿岁数当然而然地就比你大了。”


小花把牙一咬,泪一擦:“娘, 儿不嫌弃!”当天夜里,小花跪到爹坟上,痛痛快快大哭了一场, 隔着黄土看不到爹的面, 可小花那一连串的话语也真撕肝揪心。


小花对爹的坟说:“爹生我养我一场, 小花没出息,过几天就要嫁到别处去, 恐怕以后连给二老添土烧纸的时机也没有了。过几天, 咱的家就不是孩儿的家了,只有待以后孩儿死后, 才能在阴曹地府再给二老尽孝了……”


小花哭过之后,在爹的坟上种了一棵树, 以树代人守墓吧。


订亲快,娶聘也快,十天之后,从三十里外的张村抬来了迎娶的花轿,一下轿,小花才看到,自己的丈夫比爹年纪还大,已经是五十六岁的人了。


这张村首富有的是钱财,少的是人口,他独身一人, 上无父母,下无子孙,更无兄弟姐妹, 老伴死了,他一心再寻个黄花闺女,也好生个一男半女,好撞门户,续香烟。 他们不惜重金下聘,花一千两银子娶来了小花,后娘只贪银两,不顾小花死活,把她看成是摇钱树, 一千两银子把小花卖了。张首富年近花甲, 自打一下聘,便服起了“金枪壮阳丹” ,他娶来了嫩葱似的小花,直乐得开口便是笑。


他不惜钱财,大宴乡亲,等拜天地时,还没来得及拜一下,他便一头栽下,再也站不起来了。


众人慌了,还以为他是醉倒在地了,七手八脚来扶,不料,张首富手脚打挺,四肢变凉,嘿嘿,原来是饮酒过度,把他给醉杀了!


这里张首富一死,喜事变成了丧事!小花只当了不到一日的新娘,便披麻带孝地为张首富守起灵来。张首富一死,那些往日的酒肉朋友一个个逃避得远远的,连个人影也找不到了。


只有长工王三,跑前跑后,四处张啰操劳。小花刚过门,人生地生,一切事情只求王三来调理了。好不容易发丧出了殡,王三手拿帐簿子和仓房钥匙走到内宅来见小花。


王三说:“东家,外当家的已平平安安地入了土,这是帐簿,这是钥匙,都交给您吧。俺和外当家的主仆一场,总算送他入土为安了。这帐上是别人借欠的


纹银


四百八十二两,东家请保管好,日后也好上门讨要;发丧剩下的七十两纹银,也请您查点一下,从明天起,我走吧。有句话实在不该说,俺年工价是六吊,先支过一吊,现在是半年已过,就按半年算,再支俺两吊钱算是人走帐清了吧。”


王三不说不知道,王三这一番话,直说得小花心里像翻江:这天底下,也有像我小花这样只讲仁义,不贪钱的呀!发送男人剩下的七十两纹银,王三要是不说,她可压根儿也不知道!这个人轻财重义,够得上好人!想到这些,小花对王三说:“王三,你也知道,俺过门来就守了寡,不是俺的福份就是他的大限到,反正说什么也不灵了。老头子一死,俺人生地不熟的,劝你还是住下来,工价可以长,有什么为难的也好有个商量。你要一走,俺一个守寡女人可怎么过呀?”


小花说到伤心处,泪水扑簌簌地直劲往下掉。王三看到小花伤心,不由也落了泪:“只要东家要俺留,工价不必长,俺留下来就是,您莫伤心了。”


一年又一年,直到过了三年之后,小花才明白了过来:这王三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自小由张首富带大,先是在京城商号里,后来又随张首富回到这张村乡下。


由长工王三想到自己,小花又暗暗地落下了眼泪。后娘说自己是“妨人的命”,这似乎倒是真的,为什么嫁给秦家,刚说要圆房,人就死了?为什么嫁给张首富,没拜堂又死了?姑娘妨爹妨婿,这辈子再也不嫁人了,嫁给谁,要谁的命,自己命不济,不应再害人呀!俺这一辈子就守着这处宅院过吧,好歹不愁吃喝穿住,顶少也比当尼姑修道强,用不着早晚一炉香,诵经拜菩萨的嘛。


日子不可长,一见,十年过去了。小花已经十年没回娘家了,爹娘坟前这十年来没有烧过一回纸,没有再添一锨土,眼下就是清明节, 该回娘家去一趟,给死去的爹娘烧烧纸,也好尽点孝道哇。


再说长工王三,十年来同她主仆苦守,他也是近三十的人了,自己发誓终身不嫁了,可也别误了人家的一生,不成家,他将来又如何过活哩?想到这里,小花把王三叫到内室,说:“王三,有句话我不能不说了。自打俺过门到了这张家,你忠心耿耿地在这里干了整整十年了。以前的事且不说,单是这十年,你为俺这家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讲句实在话,没有你在,这个家也就不在了,是我妨了你!再好的店房也不能住到头哇,俺寻思过了,劈出一份家产给你,立字据,写文书,你变更一下,找个合适的地方买座宅院,娶个妻子成个家,自己过日子去吧。”


王三听了把头皮挠了有七八次,这才还了话:“东家,你的情俺领了,要走除了工价,俺一个子儿也不要!只是现在俺还不想走……人讲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俺王三认准了这一条哇。”


小花不明白了,便又说:“你若是嫌给你的少,那就把这家产三七开,你要大份,我一个女人,有口饭吃就行了。”


王三可急了,吭吃吭吃地说:“东家, 您屈了俺的一片心了,我要……”话儿说了个半截,下边的言词又咽回去了。


小花觉得奇怪,就问:“要什么呀?往下说呀?看你,有什么话儿就明讲直言嘛,用不着吞吞吐吐的呀。”


事情到了这火候上,王三也只好照实往外端了:"东家,我是仆,您是主,有句话儿说出来您别恼呀,看不到您有个好的归宿,我不放心,不忍走……”

发表于:2022-10-12 07:52
7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