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略有黏性。具焦香气,味甜。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归心经、肺经、胃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
用量2~10克,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动,脉结代。
药理研究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率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副等多种病症。
化学成分
主要含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甜素、子丁香烯氧化物、甘草萜醇、18-羟基甘草次酸、异甘草次酸、甘草香豆精、刺芒柄花素、新甘草查耳酮D、光果甘草苷元、异甘草黄酮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
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目录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略有黏性。具焦香气,味甜。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归心经、肺经、胃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
用量2~10克,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动,脉结代。
药理研究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率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副等多种病症。
化学成分
主要含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甜素、子丁香烯氧化物、甘草萜醇、18-羟基甘草次酸、异甘草次酸、甘草香豆精、刺芒柄花素、新甘草查耳酮D、光果甘草苷元、异甘草黄酮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
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