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修身六境界,值得后人学习

屈笑临复康盲人按摩
知己难求,知音难觅;真诚加珍惜等于天长地久。

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积累了丰富而深厚的修养身心的理念和方法,它们被认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点。王安石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认为只有为政者情操高尚、品行端正,才能不负重托,治理好家国天下。,无我。,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传统修身之道有着丰富的“公义”思想和实践。《尚书·周官》讲:“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意思是用公心消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归向于他。《管子·心术下》讲:“(气者)充不美,则心不得;行不正,*不服。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这是引导人们要内心充满正气,行为端正无私,像天地一样没有私心偏颇,才能廓然大公,“公则天下平矣”。王阳明指出:“非至公无以绝天下之私,非至正无以息天下之邪,非至善无以化天下之恶”,只有公正无私,才能兼善于天下,最终成就“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廉洁。,廉洁就是不苟得、不妄取,不受不义之财,它要求为官者秉公执法、正直无私,不因财贿而*良心和原则。《吕氏春秋·忠廉》讲:“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即面对重大利益而不为所动,不改正直本色,这可称之为“廉洁”。古人之所以倡导为官者清正廉洁,因为“当官之法,惟有三者: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也就是说,唯有清廉、谨慎、勤政,才可以保持官职,避免身败名裂的下场。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为劝诫子孙后代清正廉洁,在其《家训》中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正气。,修身之道,首先是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及习性,这就是所谓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如果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反过来检查自己的视听言动,以便修正、改进,为之后成事奠定基础,只有自己行为端正,才能“其身正,不令而行”。而反求诸己的方式在于“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这就要求具有自省、反思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身境界和素养。在自我提升的基础上,古人讲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君子义以为质”,意思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特别赞成的,也没有特别反对的,一切以是否合乎正义、道义为判断标准。,图片,躬行。,传统修身之道尤为重视切实躬行、践履不辍,不尚空谈,这一文化传统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易·蒙卦》讲:“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是君子以果决的行动培育自己的德行。“行不力,则虽‘精义入神’,亦徒为空言,而盛德至善竟何有于我哉?”如果不能做到,对道德精义领会得再深刻,也只是空洞的言论,于己无益。因此,石成金在《传家宝》中讲:“说得千般明晓,不如行得一事到底。”对于为政一方的官员,更要以实干为准,“君子当官任职,不计难易,而志在必为,故动而成功”。真正做事、实干,无须巧言令色,只需笃定而行,终将花开见佛。,民本。,古代士人君子修身从政,均以施行仁政为目标。所谓仁政,就是要养民、惠民、安民、教民,使民众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并能受到教化。《尚书·大禹谟》讲:“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政德的表现在于推行善政,而善政在于养护民众,因此,真正的政德在于以民为本。以民为本,首先要维护民众的利益,富民惠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二程也指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在养民、惠民的基础上,还要安民、教民,只有让民众普遍受到教化,整个国家和社会才能安定祥和、永续发展。“躬道德而敦慈爱,美教训而崇礼让,故能使民无争心而致刑错。”通过道德礼仪的教化,使民众通达事理、礼让无争,无人触犯法律而使刑法搁置不用,这无疑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好境界。,不渝。,古人修身讲求志向坚定,毫不动摇,甚至置生死于度外。《论语·子罕》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就强调了志向坚定的重要性。《论语·卫灵公》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志于仁德的人,不会为了苟且偷生而损害仁德,宁可失去生命也要成就仁德。屈原在《离*》中也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同时,中国文化以“道”为文化的最终依归,形成了一以贯之的“道统”。为维护和弘扬这一道统,古往今来,历代士人君子无不殚精竭虑、坚忍不拔,一如既往地身体力行、践履不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中国文化绵延几千年,始终展现出对精神追求的持之以恒和矢志不渝。

发表于:2022-08-29 07:59
1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