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手小白也许弄不清楚股票的分类,我这里简单的归纳总结一下。
股票从大类上可分为价值和成长两种,所谓价值,就是指这股票其实很值钱,它的实际价值相当高,比如我们说一篇文章很有价值,就是说你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有所收获,能得到些什么,价值股也是同理,你买了价值股之后通常都能得到点什么。
而成长呢,就是说股票的内在增长很快,今年是这样,明年可能就不一样了,后年可能就完全两样了,就像一棵树一样,我们说这树长得快,今年才一米高,明年可能就四五米了,后年可能就十几米了,增长快的股票就是成长股。
再把价值和成长的标准细化一下,就能把股票分成五类,依次是深度价值,价值股,价值成长股,成长股和深度成长股,所谓深度价值股,就是指市净率很低,通常在零点七倍市净率以下,也就是比净资产还要打个三折以上,厉害的甚至要打个五折七折的,同时股票还不能亏得太厉害,最好多少还能赚点,这种股票就叫深度价值股票,最早的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就最喜欢买这种股票,当时格雷厄姆的选股标准就是至少打三折,也就是跌到零点三倍市净率才敢买,当然,那时候是货币稀缺时代,货币总量是和黄金总量挂钩的,现在环境不同了,但深度价值股依然存在,存在的原因基本也和货币有关,本质还是货币稀缺,不是说总体货币稀缺,而是单指深度价值股本身的买卖盘,买盘非常稀缺,这才导致深度价值股的出现。
我举个例子,前几年的四大国有银行,就属于深度价值股,当时四大行市净率都比较低,差不多都是零点五到零点七倍,是这些资产没有价值吗?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买盘太少,有个最朴素的逻辑,既然这些资产破净破得那么厉害,为什么大股东也就是郭家不买呢?你花一块钱买一个零点五倍市净率的股票,然后再注销掉,相当于花一块钱办了两块钱的事,注销得多了,国有资产非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不是?比如某国有银行有十亿股,它的资产有二十亿元,每股净资产就是两元,而这时股价却只有一元,也就是市净率零点五倍,这时大股东只要拿出总资产的一部分,差不多就是外面流通股的比例吧,比如外面流通股是一半,这时大股东就只要拿出总资产的四分之一,理论上就可以把所有的流通股全部买光了,再把这部分股份一注销,剩下十五亿的资产岂不是全属于郭家了?以前二十亿的资产只有十亿是属于郭家的,现在却有十五亿了,而郭家在这个回购并注销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付出什么实际的东西,手里的资产平白多了五亿,这个帐是傻子都会算的。
但就是这个傻子都会算的事情,却没有人来做,这就让人犯嘀咕了,是不是这资产有问题呀,会不会明的净资产根本没这么多呀?是不是负债率太高呀,等等等等,也难怪别人犯嘀咕,这种情况就是市值管理不力,要不就是真有什么问题,反正成熟的资本市场基本上是很难见到的,归根结底就是买盘太少,要是不分红,每年都把利润的一半拿来回购注销,一个好的价值股是绝对不可能破净的,因为如果还破净的话,那这个股票就肯定被大股东私有化退市了,因此,深度价值股的本质只有两个,一是赚来的钱只是帐面上,并不是自由现金流,二就是市值管理不力,也就是买盘太少,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第二类股票是价值股,这种股票的市净率通常在零点七倍到一点五倍之间,偶尔也可超过一点,但不会超过两倍市净率,此类股票的净资产收益率通常都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平均数为百分之十二左右,这类股的分红通常都比较高,因为市净率不高,所以股息通常都比较高,它们的典型特点就是熊市比较抗跌,因为分红高,熊市复投的比率很高,会抵抗住熊市的抛盘,因此波动性会比较小,这种股也叫价值守息股,它们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分红并填权,每年的分红之后如果股价还能填权,那分红就自然落到股东口袋里了,时间长了,总量会很不错,加上这些股熊市基本不会跌,有的反而还会上涨,就会让总的持股体验非常好,有点像存银行的感觉,因此很大一批股东都是持股守息,平时少看盘面,成交量和波动量自然就少了。
许多国字头的企业,包括一些增长慢一点的旧产业,都属于价值股的范围,像中国移动之类,奥瑞金,中文传媒,青岛港这些,包括大秦铁路等等,它们持股的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收息,所以股东对股息分配和基本面非常敏感,要是股息分配少了,或者基本面利润端变差跌得太多,杀跌就会很难看,平时基本不怎么动弹。
第三类是价值成长股,这类股票兼具价值股收息和成长股增长的特点,比较中性化,所谓成长股,量化的标准就是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这个增长率有三种体现,一是净资产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二是主营收入达到百分之二十,三是净利润增长达到百分之二十,第一种净资产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就是所谓的价值成长股,第二种主营收入增长达到百分之二十,就是深度成长股,第三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百分之二十,就是普通成长股,当然,这里说的增长是指长期年化增长,不是说哪一年的,有好的成长企业维持了十几年的也有,一般都要求五年左右。
先说价值成长,它要求净资产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这类股一般分红都挺多的,市净率也不算高,其实际增长率是没有百分之二十这么多的,我举个例子,比如伊利股份,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常年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但其分红比例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也就是说每年赚来的钱十块有七块分掉了,这就让它累积滚存在净资产里的钱只有百分之三十,而保证百分之二十五的净资产收益率,实际利润增长只需要这新增的百分之三十净资长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润就可以了,比如伊利现在的净资产是八块三,今年每股收益一块八,百分之七十的分红就是一块二毛六,一块八减一块二毛六就是五毛四,伊利明年的净资产就是八块三加五毛四等于八块八毛四,而八块八毛四的百分之二十五净资产收益率就是二块二毛一,我是不是哪里算错了?怎么感觉这增长还是高了一点?总之二块二毛一减去一块八再除以一块八应该没有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吧,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总之价值成长股的实际净利润同比增长是达不到净资产收益率这么多的,持有价值成长类股票,赚钱主要靠股票本身的增长加上股息红利的再投资,你要想达到名义净资产收益率这么高的投资收益,就必须很好的利用手里的股息红利做再投资,尽量把红利投到股价较低的价值成长股上去,这样在将来才会赚得更多,这也是许多价值投资者不稀望*的原因,股票涨了,红利复投就买不到太便宜的股票了,这样将来赚的钱就少了。
我再用伊利举一下例子,如果伊利将来十年都能保证百分之二十五的净资产收益率和百分之七十分红比例的话,一种情况是它每年涨百分之十八到二十,这样十年之后,市净率基本不变,二是前九年一点都不涨,最后一年猛涨到相同市净率水平,这两种情况哪种对价值投资者更有利?显然是第二种,因为前九年的红利复投在伊利上面可以拿到一个较低的价格,这样第十年的暴涨就带着这批红利资金一起赚钱了,岂不是爽歪歪?而第一种情况每年红利复投的价格都比上一年更贵了百分之二十,等于就少拿了股票了,最后一算赚得反而要少点,当然,现实中是不会出现这么魔幻的事情的,不可能把十年的涨幅压缩在一年完成,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听夹头们说某某股票宁愿它不涨,就是这个原因,不涨的话红利复投可以拿到更多股票,涨了如果不想卖的话反正也只是个数字,明年红利投资反而能买的少了,这些夹头都是些延迟满足的家伙,涨跌都无所谓的,他们早就从过去股市的波动中赚到大钱了,平时的生活又不靠炒股,就算靠股票分红,巨额分红也足够他们开销了,因此真是对涨跌无所谓,并不是什么凡尔赛行为。
第四种成长股就是每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的股票,这种股票一般分红都比较少,基本分红率在百分之三十以下,这样公司就有更多的现金来扩大生产,获得更大市占率和更多利润了,此类公司市净率通常都不低,三到五倍市净率之间,非硬性规定,也可能超过五倍市净率,成长股比价值成长股好的一点是你不用考虑红利复投的事情,因为公司根本就不想给你多分红,你只能看着自己的利润跟着公司一起走,如果公司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还好,只要能保持个几年,你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了,比如智飞生物,爱尔眼科等等,如果公司保持不了高速增长,摔下来同样是很痛的,比如乐普医疗等等,总体来说买成长股需要的股票认知水平还是挺高的,你要对基本面足够了解,对产业景气度有自己的分析,成长股通常都不便宜,因此你还要对自己的仓位有合理规划,买得太多了万一成长股不行了跌得多了帐户回撤就太大了,这种股票因为分红很少,因此是没有长期退出机制的,你吃几年的红利还赶不上一次百分之五十的大跌亏得多,因此最好是小心再小心。
第五种股票是深度成长股,这种股票的价值你不能用利润来衡量,得用市占率,主营收入增长一类的指标来衡量,它们一般都是靠融资或者负债来经营,现金流很差,或者说根本没有现金流,年年的财报都可能是亏损的,但主营收入却在快速扩张,这样的公司只要能融到资,能把竞争对手都打死,还是有可能在将来给股东以丰厚回报的,但更大的可能是暴毙,连同股东一起凉凉,可以说能上岸的深度成长股百中无一,它基本上是把风投市场的玩法带到了二级市场,本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如今货币泛滥,炒作盛行的产物,你放以前货币稀缺的时候,深度成长股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一项产业如果没有利润只靠烧钱支撑,根本就拉不到投资,只有融资的利率足够低,风投方才烧得起这种钱,要是现在利率涨到十个点一年,我可以保证所有的深度成长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要暴毙,但价值股却不会,因此参予深度成长股一定要带着止损去做,不带止损的话本金损失个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有可能的,基本上所有尾巴上带个U的都是深度成长股,这种股票最怕的就是主营收入减少,如果你连基本盘都守不住的话,别人又怎么会认你的亏损是在扩大市场呢?而这种股票又没有价值做支撑,股价杀起来是根本不讲道理的,因此散户股民最好还是不要参予的好。
通常来讲,散户能参予的股票最好是价值股和价值成长股两类,这两类股票都可以用DCF法来分析,以后的每股收益基本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涨的话可以赚差价,跌的话可以红利复投,可以说是攻守兼备,只要按照十年市净率估值的低位去买就可以了,分散点买,总有一两个能跑出来的,跑不出来拿分红复投也不会亏,而中国股市最赚钱的一种方式就是趋势投资,这种一般是把一个价值股直接炒到成长股,这样估值翻了不止一倍,而股价可能翻了七八九十倍,万一持有一支这样的股票,基本就等于赚翻了,前几年的海天味业,中国中免,涪陵榨菜,包括片仔癀茅台等等都属于这个炒作路线,基本也就是在价值股中选出未来净资产收益率会增加的,会一直增加的,这样股票的净资产收益率变高,净利润同比增长变高,市场就会用成长股的估值来重新给价值股估值,可能估值倍数就从一点几倍变成了五六倍,股价翻个几番是很正常的,夹头们只要掌握住这条发财路线,分散低位配置一些价值股或者价值成长股,运气好撞中几个将来会变成长的,股价翻个几番以后再设止盈卖出,基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了,轮回个几次,基本也可以财务自由了,就算没运气撞不中价值变成长的好事,但本身价值股的分红就挺多的,累积个几年拿个百分之七八的年化收益也不算亏。
目录
许多新手小白也许弄不清楚股票的分类,我这里简单的归纳总结一下。
股票从大类上可分为价值和成长两种,所谓价值,就是指这股票其实很值钱,它的实际价值相当高,比如我们说一篇文章很有价值,就是说你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有所收获,能得到些什么,价值股也是同理,你买了价值股之后通常都能得到点什么。
而成长呢,就是说股票的内在增长很快,今年是这样,明年可能就不一样了,后年可能就完全两样了,就像一棵树一样,我们说这树长得快,今年才一米高,明年可能就四五米了,后年可能就十几米了,增长快的股票就是成长股。
再把价值和成长的标准细化一下,就能把股票分成五类,依次是深度价值,价值股,价值成长股,成长股和深度成长股,所谓深度价值股,就是指市净率很低,通常在零点七倍市净率以下,也就是比净资产还要打个三折以上,厉害的甚至要打个五折七折的,同时股票还不能亏得太厉害,最好多少还能赚点,这种股票就叫深度价值股票,最早的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就最喜欢买这种股票,当时格雷厄姆的选股标准就是至少打三折,也就是跌到零点三倍市净率才敢买,当然,那时候是货币稀缺时代,货币总量是和黄金总量挂钩的,现在环境不同了,但深度价值股依然存在,存在的原因基本也和货币有关,本质还是货币稀缺,不是说总体货币稀缺,而是单指深度价值股本身的买卖盘,买盘非常稀缺,这才导致深度价值股的出现。
我举个例子,前几年的四大国有银行,就属于深度价值股,当时四大行市净率都比较低,差不多都是零点五到零点七倍,是这些资产没有价值吗?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买盘太少,有个最朴素的逻辑,既然这些资产破净破得那么厉害,为什么大股东也就是郭家不买呢?你花一块钱买一个零点五倍市净率的股票,然后再注销掉,相当于花一块钱办了两块钱的事,注销得多了,国有资产非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不是?比如某国有银行有十亿股,它的资产有二十亿元,每股净资产就是两元,而这时股价却只有一元,也就是市净率零点五倍,这时大股东只要拿出总资产的一部分,差不多就是外面流通股的比例吧,比如外面流通股是一半,这时大股东就只要拿出总资产的四分之一,理论上就可以把所有的流通股全部买光了,再把这部分股份一注销,剩下十五亿的资产岂不是全属于郭家了?以前二十亿的资产只有十亿是属于郭家的,现在却有十五亿了,而郭家在这个回购并注销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付出什么实际的东西,手里的资产平白多了五亿,这个帐是傻子都会算的。
但就是这个傻子都会算的事情,却没有人来做,这就让人犯嘀咕了,是不是这资产有问题呀,会不会明的净资产根本没这么多呀?是不是负债率太高呀,等等等等,也难怪别人犯嘀咕,这种情况就是市值管理不力,要不就是真有什么问题,反正成熟的资本市场基本上是很难见到的,归根结底就是买盘太少,要是不分红,每年都把利润的一半拿来回购注销,一个好的价值股是绝对不可能破净的,因为如果还破净的话,那这个股票就肯定被大股东私有化退市了,因此,深度价值股的本质只有两个,一是赚来的钱只是帐面上,并不是自由现金流,二就是市值管理不力,也就是买盘太少,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第二类股票是价值股,这种股票的市净率通常在零点七倍到一点五倍之间,偶尔也可超过一点,但不会超过两倍市净率,此类股票的净资产收益率通常都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平均数为百分之十二左右,这类股的分红通常都比较高,因为市净率不高,所以股息通常都比较高,它们的典型特点就是熊市比较抗跌,因为分红高,熊市复投的比率很高,会抵抗住熊市的抛盘,因此波动性会比较小,这种股也叫价值守息股,它们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分红并填权,每年的分红之后如果股价还能填权,那分红就自然落到股东口袋里了,时间长了,总量会很不错,加上这些股熊市基本不会跌,有的反而还会上涨,就会让总的持股体验非常好,有点像存银行的感觉,因此很大一批股东都是持股守息,平时少看盘面,成交量和波动量自然就少了。
许多国字头的企业,包括一些增长慢一点的旧产业,都属于价值股的范围,像中国移动之类,奥瑞金,中文传媒,青岛港这些,包括大秦铁路等等,它们持股的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收息,所以股东对股息分配和基本面非常敏感,要是股息分配少了,或者基本面利润端变差跌得太多,杀跌就会很难看,平时基本不怎么动弹。
第三类是价值成长股,这类股票兼具价值股收息和成长股增长的特点,比较中性化,所谓成长股,量化的标准就是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这个增长率有三种体现,一是净资产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二是主营收入达到百分之二十,三是净利润增长达到百分之二十,第一种净资产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就是所谓的价值成长股,第二种主营收入增长达到百分之二十,就是深度成长股,第三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百分之二十,就是普通成长股,当然,这里说的增长是指长期年化增长,不是说哪一年的,有好的成长企业维持了十几年的也有,一般都要求五年左右。
先说价值成长,它要求净资产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这类股一般分红都挺多的,市净率也不算高,其实际增长率是没有百分之二十这么多的,我举个例子,比如伊利股份,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常年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但其分红比例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也就是说每年赚来的钱十块有七块分掉了,这就让它累积滚存在净资产里的钱只有百分之三十,而保证百分之二十五的净资产收益率,实际利润增长只需要这新增的百分之三十净资长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润就可以了,比如伊利现在的净资产是八块三,今年每股收益一块八,百分之七十的分红就是一块二毛六,一块八减一块二毛六就是五毛四,伊利明年的净资产就是八块三加五毛四等于八块八毛四,而八块八毛四的百分之二十五净资产收益率就是二块二毛一,我是不是哪里算错了?怎么感觉这增长还是高了一点?总之二块二毛一减去一块八再除以一块八应该没有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吧,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总之价值成长股的实际净利润同比增长是达不到净资产收益率这么多的,持有价值成长类股票,赚钱主要靠股票本身的增长加上股息红利的再投资,你要想达到名义净资产收益率这么高的投资收益,就必须很好的利用手里的股息红利做再投资,尽量把红利投到股价较低的价值成长股上去,这样在将来才会赚得更多,这也是许多价值投资者不稀望*的原因,股票涨了,红利复投就买不到太便宜的股票了,这样将来赚的钱就少了。
我再用伊利举一下例子,如果伊利将来十年都能保证百分之二十五的净资产收益率和百分之七十分红比例的话,一种情况是它每年涨百分之十八到二十,这样十年之后,市净率基本不变,二是前九年一点都不涨,最后一年猛涨到相同市净率水平,这两种情况哪种对价值投资者更有利?显然是第二种,因为前九年的红利复投在伊利上面可以拿到一个较低的价格,这样第十年的暴涨就带着这批红利资金一起赚钱了,岂不是爽歪歪?而第一种情况每年红利复投的价格都比上一年更贵了百分之二十,等于就少拿了股票了,最后一算赚得反而要少点,当然,现实中是不会出现这么魔幻的事情的,不可能把十年的涨幅压缩在一年完成,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听夹头们说某某股票宁愿它不涨,就是这个原因,不涨的话红利复投可以拿到更多股票,涨了如果不想卖的话反正也只是个数字,明年红利投资反而能买的少了,这些夹头都是些延迟满足的家伙,涨跌都无所谓的,他们早就从过去股市的波动中赚到大钱了,平时的生活又不靠炒股,就算靠股票分红,巨额分红也足够他们开销了,因此真是对涨跌无所谓,并不是什么凡尔赛行为。
第四种成长股就是每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的股票,这种股票一般分红都比较少,基本分红率在百分之三十以下,这样公司就有更多的现金来扩大生产,获得更大市占率和更多利润了,此类公司市净率通常都不低,三到五倍市净率之间,非硬性规定,也可能超过五倍市净率,成长股比价值成长股好的一点是你不用考虑红利复投的事情,因为公司根本就不想给你多分红,你只能看着自己的利润跟着公司一起走,如果公司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还好,只要能保持个几年,你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了,比如智飞生物,爱尔眼科等等,如果公司保持不了高速增长,摔下来同样是很痛的,比如乐普医疗等等,总体来说买成长股需要的股票认知水平还是挺高的,你要对基本面足够了解,对产业景气度有自己的分析,成长股通常都不便宜,因此你还要对自己的仓位有合理规划,买得太多了万一成长股不行了跌得多了帐户回撤就太大了,这种股票因为分红很少,因此是没有长期退出机制的,你吃几年的红利还赶不上一次百分之五十的大跌亏得多,因此最好是小心再小心。
第五种股票是深度成长股,这种股票的价值你不能用利润来衡量,得用市占率,主营收入增长一类的指标来衡量,它们一般都是靠融资或者负债来经营,现金流很差,或者说根本没有现金流,年年的财报都可能是亏损的,但主营收入却在快速扩张,这样的公司只要能融到资,能把竞争对手都打死,还是有可能在将来给股东以丰厚回报的,但更大的可能是暴毙,连同股东一起凉凉,可以说能上岸的深度成长股百中无一,它基本上是把风投市场的玩法带到了二级市场,本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如今货币泛滥,炒作盛行的产物,你放以前货币稀缺的时候,深度成长股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一项产业如果没有利润只靠烧钱支撑,根本就拉不到投资,只有融资的利率足够低,风投方才烧得起这种钱,要是现在利率涨到十个点一年,我可以保证所有的深度成长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要暴毙,但价值股却不会,因此参予深度成长股一定要带着止损去做,不带止损的话本金损失个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有可能的,基本上所有尾巴上带个U的都是深度成长股,这种股票最怕的就是主营收入减少,如果你连基本盘都守不住的话,别人又怎么会认你的亏损是在扩大市场呢?而这种股票又没有价值做支撑,股价杀起来是根本不讲道理的,因此散户股民最好还是不要参予的好。
通常来讲,散户能参予的股票最好是价值股和价值成长股两类,这两类股票都可以用DCF法来分析,以后的每股收益基本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涨的话可以赚差价,跌的话可以红利复投,可以说是攻守兼备,只要按照十年市净率估值的低位去买就可以了,分散点买,总有一两个能跑出来的,跑不出来拿分红复投也不会亏,而中国股市最赚钱的一种方式就是趋势投资,这种一般是把一个价值股直接炒到成长股,这样估值翻了不止一倍,而股价可能翻了七八九十倍,万一持有一支这样的股票,基本就等于赚翻了,前几年的海天味业,中国中免,涪陵榨菜,包括片仔癀茅台等等都属于这个炒作路线,基本也就是在价值股中选出未来净资产收益率会增加的,会一直增加的,这样股票的净资产收益率变高,净利润同比增长变高,市场就会用成长股的估值来重新给价值股估值,可能估值倍数就从一点几倍变成了五六倍,股价翻个几番是很正常的,夹头们只要掌握住这条发财路线,分散低位配置一些价值股或者价值成长股,运气好撞中几个将来会变成长的,股价翻个几番以后再设止盈卖出,基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了,轮回个几次,基本也可以财务自由了,就算没运气撞不中价值变成长的好事,但本身价值股的分红就挺多的,累积个几年拿个百分之七八的年化收益也不算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