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当他们想要独立出门时,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找到盲道?如何判断红绿灯?如何辨别自己走的方向是否正确?
在传统的地图导航中,视障人士无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大阻碍了他们的出行意愿。
截至2023年,我国有超过1700万视力障碍人士,占全国残疾人口(8591.4万)的17%,占全球视障人口的约18%,是全球视障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为了让这1700万的视障人士能够安心地走出家门,高德地图专门为他们铺了一条“路”。
图片
视障群体“听得懂”的地图
8月19日,高德地图升级无障碍服务,正式推出视障导航功能。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高德地图了解到,视障群体在出行方面的普遍诉求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希望地图App的播报能适应视障人群需求;二是希望出行中能够了解路线是否正确、角度是否偏移等问题,以及过马路时希望增加路口红绿灯信息提示。
明确需求后,高德地图也对导航产品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比如在App播报方面,高德地图在视障导航选项中,增添了旁白模式,支持细化读屏指引,手势滑动跟随屏幕信息对应朗读,大大降低了视障用户理解与操作成本。
同时,针对低视力/色盲色弱用户,高德地图增添了“色觉障碍模式”,通过专属路况配色配合放大镜功能,可以辅助视障用户更便捷地使用导航。
除此之外,在视障导航模式下,高德地图在路线规划时增加了盲道信息,更重要的是,当视障用户在步行中偏移规划路线大于30度持续5s时,高德地图会语音报备提醒用户。同时,高德地图还增加了路口红绿灯倒计时语音播报,方便用户了解交通信号灯通行情况。
基于高德地图的视障导航功能,视障群体也拥有了一幅“听得懂的安全地图”,这也将帮助他们去更多更远的地方,拥有更广阔的世界。
另外,为了方便听障用户在出行中与外界沟通,高德地图还联合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新增了手语无障碍公共服务点位信息指引,目前已经在杭州、上海、长沙和哈尔滨4个城市上线了120个点位。
在这些覆盖地铁站、医院、图书馆等众多场所的手语无障碍公共服务点,听障朋友们可以通过一键呼叫远程手语翻译,享受即时、免费的翻译服务。
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创始人 毛董莱
“软件”供给
对于高德地图的这次无障碍服务升级,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副理事长李东梅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高德无障碍导航产品升级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一年来,市场主体积极发挥作用,社会力量和爱心企业广泛参与,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的生动体现。
去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这也是我国在这一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
过去一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了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注、重视与参与,也让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扩展为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其中既有无障碍设施等“硬件”建设,也有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等“软件”供给。
而高德地图推出的无障碍导航,就是“软件”供给的一个缩影。高德地图CEO郭宁表示,“高德地图一直在运用科技和数字化,去探索更多的社会责任。高德无障碍导航,就是在这种理念驱动下的一种尝试。”
早在2022年,高德地图就上线了轮椅导航。截至目前,高德轮椅导航已覆盖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为用户提供超9500万次无障碍路线规划。
实际上,《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也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地图导航定位产品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的标识和无障碍出行路线导航功能。这也进一步推动高德地图去探索尝试更多无障碍服务。
高德地图副总裁周海晶表示,高德地图无障碍导航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将*和社会建设的线下无障碍基础设施和信息准确的映射到地图上,并权衡、找出与不同需求匹配的无数种无障碍路线方案。
科技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
当然,在实现无障碍导航的过程中,也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
高德地图无障碍导航项目负责人史龙君表示,高德之所以能做无障碍导航这件事,核心是因为拥有数据和技术的积累。比如针对视障人群的路线偏移提醒,就是依靠北斗的高精度定位能力以及高德地图的算法能力。
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协*李庆忠表示,现代科技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同时,也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巨大动力和发展空间。
他举例称,现在通过语音就可以方便地控制手机、家电,这极大地提升了视障人士对这些产品的使用能力。对于未来,李庆忠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家庭机器人能成为残疾人、老年人的好帮手,盲人可以手牵电子导盲犬独立出行,也可以乘坐自动驾驶汽车驰骋在大街小巷等等。
除此之外,李庆忠还提出,从无障碍工作的角度,还需要不同推动解决三个层次的无障碍问题,分别是物理环境、信息环境和人文环境。
他表示,一方面,要依法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推动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律法规落地落实,不断提高无障碍设施和信息无障碍的水平,让残疾人能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无障碍人文环境的营造,提高全社会对于无障碍的认知和无障碍法治意识,普及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的理念,营造扶残助残、敬老爱幼、包容和谐的社会氛围。
欢迎关注“残友旅行管家”,带你游玩、吃喝,加群联系15586867987,管家带你去旅行
残友旅行管家
赞按钮
分享按钮
在看按钮
留言 写留言按钮
返回
1700万视障人士有了自己的导航
分享
目录
尤其是当他们想要独立出门时,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找到盲道?如何判断红绿灯?如何辨别自己走的方向是否正确?
在传统的地图导航中,视障人士无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大阻碍了他们的出行意愿。
截至2023年,我国有超过1700万视力障碍人士,占全国残疾人口(8591.4万)的17%,占全球视障人口的约18%,是全球视障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为了让这1700万的视障人士能够安心地走出家门,高德地图专门为他们铺了一条“路”。
图片
视障群体“听得懂”的地图
8月19日,高德地图升级无障碍服务,正式推出视障导航功能。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高德地图了解到,视障群体在出行方面的普遍诉求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希望地图App的播报能适应视障人群需求;二是希望出行中能够了解路线是否正确、角度是否偏移等问题,以及过马路时希望增加路口红绿灯信息提示。
明确需求后,高德地图也对导航产品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比如在App播报方面,高德地图在视障导航选项中,增添了旁白模式,支持细化读屏指引,手势滑动跟随屏幕信息对应朗读,大大降低了视障用户理解与操作成本。
同时,针对低视力/色盲色弱用户,高德地图增添了“色觉障碍模式”,通过专属路况配色配合放大镜功能,可以辅助视障用户更便捷地使用导航。
除此之外,在视障导航模式下,高德地图在路线规划时增加了盲道信息,更重要的是,当视障用户在步行中偏移规划路线大于30度持续5s时,高德地图会语音报备提醒用户。同时,高德地图还增加了路口红绿灯倒计时语音播报,方便用户了解交通信号灯通行情况。
基于高德地图的视障导航功能,视障群体也拥有了一幅“听得懂的安全地图”,这也将帮助他们去更多更远的地方,拥有更广阔的世界。
另外,为了方便听障用户在出行中与外界沟通,高德地图还联合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新增了手语无障碍公共服务点位信息指引,目前已经在杭州、上海、长沙和哈尔滨4个城市上线了120个点位。
在这些覆盖地铁站、医院、图书馆等众多场所的手语无障碍公共服务点,听障朋友们可以通过一键呼叫远程手语翻译,享受即时、免费的翻译服务。
图片
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创始人 毛董莱
“软件”供给
对于高德地图的这次无障碍服务升级,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副理事长李东梅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高德无障碍导航产品升级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一年来,市场主体积极发挥作用,社会力量和爱心企业广泛参与,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的生动体现。
去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这也是我国在这一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
过去一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了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注、重视与参与,也让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扩展为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其中既有无障碍设施等“硬件”建设,也有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等“软件”供给。
而高德地图推出的无障碍导航,就是“软件”供给的一个缩影。高德地图CEO郭宁表示,“高德地图一直在运用科技和数字化,去探索更多的社会责任。高德无障碍导航,就是在这种理念驱动下的一种尝试。”
早在2022年,高德地图就上线了轮椅导航。截至目前,高德轮椅导航已覆盖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为用户提供超9500万次无障碍路线规划。
实际上,《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也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地图导航定位产品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的标识和无障碍出行路线导航功能。这也进一步推动高德地图去探索尝试更多无障碍服务。
高德地图副总裁周海晶表示,高德地图无障碍导航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将*和社会建设的线下无障碍基础设施和信息准确的映射到地图上,并权衡、找出与不同需求匹配的无数种无障碍路线方案。
图片
科技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
当然,在实现无障碍导航的过程中,也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
高德地图无障碍导航项目负责人史龙君表示,高德之所以能做无障碍导航这件事,核心是因为拥有数据和技术的积累。比如针对视障人群的路线偏移提醒,就是依靠北斗的高精度定位能力以及高德地图的算法能力。
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协*李庆忠表示,现代科技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同时,也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巨大动力和发展空间。
他举例称,现在通过语音就可以方便地控制手机、家电,这极大地提升了视障人士对这些产品的使用能力。对于未来,李庆忠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家庭机器人能成为残疾人、老年人的好帮手,盲人可以手牵电子导盲犬独立出行,也可以乘坐自动驾驶汽车驰骋在大街小巷等等。
除此之外,李庆忠还提出,从无障碍工作的角度,还需要不同推动解决三个层次的无障碍问题,分别是物理环境、信息环境和人文环境。
他表示,一方面,要依法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推动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律法规落地落实,不断提高无障碍设施和信息无障碍的水平,让残疾人能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无障碍人文环境的营造,提高全社会对于无障碍的认知和无障碍法治意识,普及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的理念,营造扶残助残、敬老爱幼、包容和谐的社会氛围。
欢迎关注“残友旅行管家”,带你游玩、吃喝,加群联系15586867987,管家带你去旅行
残友旅行管家
赞按钮
分享按钮
在看按钮
留言 写留言按钮
返回
1700万视障人士有了自己的导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