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研发的3D人工眼球(EC-EYE)已研制成功,2025年1月2日发表于《自然》杂志。其大小与人眼相似,直径超2厘米,有4.6亿个光感元件,是人类的46倍,具备夜视和红外视觉功能,可消除视觉盲点,响应速度比人眼快,用纳米线和外部电子电路实现高密度传感器,模拟人类视网膜感光细胞,通过液态金属线模拟神经线传输视觉信号,能将影像投射到计算机屏幕上。
正式投入使用时间方面,2020年有消息称若顺利预计5年内投入使用,2025年消息显示研究团队计划进行动物和临床试验,具体上市时间待定。价格方面,预计上市初期较高,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之间,后续随技术普及和成本降低,价格或下降。
目录
香港科技大学研发的3D人工眼球(EC-EYE)已研制成功,2025年1月2日发表于《自然》杂志。其大小与人眼相似,直径超2厘米,有4.6亿个光感元件,是人类的46倍,具备夜视和红外视觉功能,可消除视觉盲点,响应速度比人眼快,用纳米线和外部电子电路实现高密度传感器,模拟人类视网膜感光细胞,通过液态金属线模拟神经线传输视觉信号,能将影像投射到计算机屏幕上。
正式投入使用时间方面,2020年有消息称若顺利预计5年内投入使用,2025年消息显示研究团队计划进行动物和临床试验,具体上市时间待定。价格方面,预计上市初期较高,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之间,后续随技术普及和成本降低,价格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