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今晚19点04分,也就是3月30日晚7点04分,中国之声播出的新闻有观点节目,对著名作家毕飞宇先生,做了有关AI人工智能对写作的影响的访谈,我并没有听到这期节目的大部分,是我母亲准备休息时,打开中国之声听到的,当时听到这位作家的声音以后并不知道是谁,但他谈到,通过AI来写作几分钟就可完成,但其享受写作的过程却失去了,只要阅读到老舍先生的文章,感受到的写作风格就是老舍先生的文笔,也就是老舍先生具有的独一无二的风格,未来的10年或20年,通过AI人工智能写作出来的小说,也有可能会实现风格的转变,但目前还是无法做到的,作者仍然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来创作小说,体现个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写作的乐趣通过AI是无法替代的,刚才我回听了一下节目的开头,才得知访谈的这位作家是毕飞宇先生,他曾经创作过小说推拿,玉米,平原,在读者中深受好评,主持人开头提到,我们的手机上都安装了几个AI大模型软件,通过AI来写作最初阶段为我们带来了惊艳的感受,毕飞宇先生也提到,在作家圈子中,早就对于AI大模型与写作的关系有过非常激烈的讨论过程,但他并没有参与其中,目前还是采用传统的写作方式,现在已经很晚了,明天白天我准备好好回听这期节目,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通过云厅APP,掌上乐园进行回听,有阳光听书郎的朋友们回听就更加方便了,新闻有观点节目在第二天的凌晨3点钟还重播一回,
目录
朋友们好,今晚19点04分,也就是3月30日晚7点04分,中国之声播出的新闻有观点节目,对著名作家毕飞宇先生,做了有关AI人工智能对写作的影响的访谈,我并没有听到这期节目的大部分,是我母亲准备休息时,打开中国之声听到的,当时听到这位作家的声音以后并不知道是谁,但他谈到,通过AI来写作几分钟就可完成,但其享受写作的过程却失去了,只要阅读到老舍先生的文章,感受到的写作风格就是老舍先生的文笔,也就是老舍先生具有的独一无二的风格,未来的10年或20年,通过AI人工智能写作出来的小说,也有可能会实现风格的转变,但目前还是无法做到的,作者仍然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来创作小说,体现个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写作的乐趣通过AI是无法替代的,刚才我回听了一下节目的开头,才得知访谈的这位作家是毕飞宇先生,他曾经创作过小说推拿,玉米,平原,在读者中深受好评,主持人开头提到,我们的手机上都安装了几个AI大模型软件,通过AI来写作最初阶段为我们带来了惊艳的感受,毕飞宇先生也提到,在作家圈子中,早就对于AI大模型与写作的关系有过非常激烈的讨论过程,但他并没有参与其中,目前还是采用传统的写作方式,现在已经很晚了,明天白天我准备好好回听这期节目,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通过云厅APP,掌上乐园进行回听,有阳光听书郎的朋友们回听就更加方便了,新闻有观点节目在第二天的凌晨3点钟还重播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