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都以为,用金钱和物质堆砌起来的教育资源,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不然。
就像曾经在北大食堂爆红的“灌饼父亲”彭勇。
他原本只是在河南省罗山县经营着一家小吃店,与妻子都只是普通人。
没有出众的学历,更没有雄厚的背景,他们的儿子彭翔宇以683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北大。
彭翔宇不仅成绩拔尖,个性也很阳光,还懂得体贴父母,是个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看完他们与孩子相处的细节,我才真切地体会到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1
富养不如穷养
吃苦,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品
有些孩子懂事上进、体恤父母,也有很多孩子任性跋扈、不懂感恩,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别?在采访里,这样一幅画面让我找到了答案:
酷热的夏天,身着短袖的彭翔宇正守在父亲的小摊上,手法娴熟地摊着灌饼。
这也是彭翔宇从小到大假期里最常做的事情。
初中时候,只要做完作业,彭翔宇都会去爸妈的店里帮忙,扫地、洗灶台、摆食材,样样都干。
到了高中,彭翔宇休息的时间变得尤为珍贵,一个月只能从学校来回一趟。
可即便如此,他也从不麻烦爸妈,而是自己照顾自己,还主动去帮父母分担家务。
为孩子倾尽所有,无底线地满足孩子,换不来孩子感恩上进的心。
让孩子看见父母的艰辛,体会生活的不易,亲自感受一下养家糊口的苦和难,他才会更努力、更上进,也更懂心疼父母。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不爱学习,沉迷网络,每天夜里就偷偷*出去上网。
直到有一天,他*到一半,突然大惊失色,踉跄着跑了回去,别人问他怎么了他也不愿说。
只是从那次之后,他就开始自发学习,再也没去过网吧,多年以后,他考上理想中的大学,有人问及此事,他才坦白:
原来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夜里舍不得花钱住旅馆,便忍着寒冷在学校墙下靠着坐了一夜。
如果不是亲眼撞上了这一幕,男孩恐怕这辈子也很难醒悟过来,他只会继续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浑浑噩噩地度日。
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很多父母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自己衣着简朴,孩子却全身名牌;自己大包大揽,孩子却坐享其成;自己卑微至极,孩子却趾高气昂......
给孩子最好的生活,让孩子事事顺心,只会扼杀了孩子的进取心、同理心。
躺在蜜罐里的少年,永远不会懂得忧愁的滋味。
只有孩子感受过凌晨5点寒风的凛冽,才不会觉得早上6点的课本冰手。
就像彭翔宇,从小他就看着父母起早贪黑,天还没亮就开始工作,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
他内心深知父母付出了多少,所以学习上自觉上进,生活中体恤父母。
2
穷养不如安养
陪伴,抵过所有伟大的教育
很多人不知道,彭勇家其实还有一个大儿子。
当时彭勇夫妇在天津摆摊,老大也跟着他们漂泊在外。
一开始,老大的学习成绩也挺好的。可是刚去天津时落下了很多课程,加上彭勇夫妻俩为了生计从早忙到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后来老大学起来就很吃力,成绩也越来越差了。
这件事就成了彭勇心里的一根刺,他觉得是自己和妻子没有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环境,才耽误了大儿子的前途。
他也渐渐意识到了,在外面挣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对孩子教育的缺失。
所以,有了彭翔宇以后,彭勇夫妇决定回到老家罗山县安定下来,而且必须要有一个人全心全意照顾孩子,哪怕再苦再累也要亲自陪伴他长大,让孩子能安安心心学习。
彭翔宇小时候也比较贪玩,但是彭翔宇的妈妈没有放纵儿子,反而对儿子严格要求,放学后做完功课才放他出去和小伙伴玩。
到了小学三年级,彭翔宇就已经越来越自律了,能集中精神学习,习惯也很好,所以不再需要父母花费太多精力了。
孩子的习惯,离不开父母的监督;孩子的兴趣,需要父母去挖掘;孩子的幸福感,来源于父母的全情陪伴。
这些一旦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再弥补了,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父母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命之初的陪伴和回应,是亲子教育的起点;幼年阶段的引导和纠正,是行为习惯的根基;而年少时期的肯定和支持,是人生价值的雏形。
所以无论多忙,也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陪伴孩子,督促孩子,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3
安养不如教养
品行,才是孩子行走一生的名片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的父亲是个木工,给别人家造房子架大梁,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待人宽厚,从来没与人吵过嘴。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到家境殷实的家庭里干活就收工钱,遇到经济困顿的家庭就只喝一碗酒就走了。
他的母亲则是个刚强的女人,从小就让俞敏洪到农田里干活,插秧、割稻、撒猪粪......
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容大度、豪爽直率,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韧不拔、永不放弃。
正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这些品质,让他即使深陷泥潭也从不抱怨,就算落入低谷也能一次次爬上来。
他始终把信用、坚持和责任感,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
他始终认为,小时候只要把孩子的人品、性格、情感这三个方面培养健全,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就不会太差,这个孩子也会一路沿着相对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能力决定一个人飞多高,教养决定一个人能飞多远。
正如彭勇在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孩子的品行永远要排在成绩前面。
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彭勇夫妻俩也从来没有跟孩子抱怨过。
他们的家庭氛围一直也都是非常温馨开明,所以彭翔宇从来没有因为家境贫寒而自卑,反而开朗自信、爱打篮球,是个阳光少年。
彭勇到北大做鸡蛋灌饼之后就爆红了,有很多的流量,于是有人问他是否考虑直播带货。
但是彭勇一直是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他坦言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做好自己的鸡蛋灌饼就够了。
也正因如此,儿子彭翔宇阳光积极、能独立,又懂担当和责任。
其实很多平凡的父母,都不会教孩子做题,却早早教会了孩子做人。
他们可能没什么学识,说不出什么长篇大论的道理,但是却会通过自身的言行,告诉孩子比分数和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信、善良、担当、乐观、上进这些优秀的品质。
孩子的人生很长,一时的分数是好是坏,影响不大。
真正能拉开孩子一生差距的,是他的教养和人品。
如果人生是场接力赛,家庭教育就是最重要的第一棒。
千万别只顾着在物质上慷慨,却在精神上吝啬,在陪伴上缺失,在教养上不重视。
最后让这第一棒,成为了拖累孩子一生的短板。
目录
许多父母都以为,用金钱和物质堆砌起来的教育资源,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不然。
就像曾经在北大食堂爆红的“灌饼父亲”彭勇。
他原本只是在河南省罗山县经营着一家小吃店,与妻子都只是普通人。
没有出众的学历,更没有雄厚的背景,他们的儿子彭翔宇以683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北大。
彭翔宇不仅成绩拔尖,个性也很阳光,还懂得体贴父母,是个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看完他们与孩子相处的细节,我才真切地体会到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1
富养不如穷养
吃苦,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品
有些孩子懂事上进、体恤父母,也有很多孩子任性跋扈、不懂感恩,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别?在采访里,这样一幅画面让我找到了答案:
酷热的夏天,身着短袖的彭翔宇正守在父亲的小摊上,手法娴熟地摊着灌饼。
这也是彭翔宇从小到大假期里最常做的事情。
初中时候,只要做完作业,彭翔宇都会去爸妈的店里帮忙,扫地、洗灶台、摆食材,样样都干。
到了高中,彭翔宇休息的时间变得尤为珍贵,一个月只能从学校来回一趟。
可即便如此,他也从不麻烦爸妈,而是自己照顾自己,还主动去帮父母分担家务。
为孩子倾尽所有,无底线地满足孩子,换不来孩子感恩上进的心。
让孩子看见父母的艰辛,体会生活的不易,亲自感受一下养家糊口的苦和难,他才会更努力、更上进,也更懂心疼父母。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不爱学习,沉迷网络,每天夜里就偷偷*出去上网。
直到有一天,他*到一半,突然大惊失色,踉跄着跑了回去,别人问他怎么了他也不愿说。
只是从那次之后,他就开始自发学习,再也没去过网吧,多年以后,他考上理想中的大学,有人问及此事,他才坦白:
原来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夜里舍不得花钱住旅馆,便忍着寒冷在学校墙下靠着坐了一夜。
如果不是亲眼撞上了这一幕,男孩恐怕这辈子也很难醒悟过来,他只会继续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浑浑噩噩地度日。
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很多父母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自己衣着简朴,孩子却全身名牌;自己大包大揽,孩子却坐享其成;自己卑微至极,孩子却趾高气昂......
给孩子最好的生活,让孩子事事顺心,只会扼杀了孩子的进取心、同理心。
躺在蜜罐里的少年,永远不会懂得忧愁的滋味。
只有孩子感受过凌晨5点寒风的凛冽,才不会觉得早上6点的课本冰手。
就像彭翔宇,从小他就看着父母起早贪黑,天还没亮就开始工作,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
他内心深知父母付出了多少,所以学习上自觉上进,生活中体恤父母。
2
穷养不如安养
陪伴,抵过所有伟大的教育
很多人不知道,彭勇家其实还有一个大儿子。
当时彭勇夫妇在天津摆摊,老大也跟着他们漂泊在外。
一开始,老大的学习成绩也挺好的。可是刚去天津时落下了很多课程,加上彭勇夫妻俩为了生计从早忙到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后来老大学起来就很吃力,成绩也越来越差了。
这件事就成了彭勇心里的一根刺,他觉得是自己和妻子没有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环境,才耽误了大儿子的前途。
他也渐渐意识到了,在外面挣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对孩子教育的缺失。
所以,有了彭翔宇以后,彭勇夫妇决定回到老家罗山县安定下来,而且必须要有一个人全心全意照顾孩子,哪怕再苦再累也要亲自陪伴他长大,让孩子能安安心心学习。
彭翔宇小时候也比较贪玩,但是彭翔宇的妈妈没有放纵儿子,反而对儿子严格要求,放学后做完功课才放他出去和小伙伴玩。
到了小学三年级,彭翔宇就已经越来越自律了,能集中精神学习,习惯也很好,所以不再需要父母花费太多精力了。
孩子的习惯,离不开父母的监督;孩子的兴趣,需要父母去挖掘;孩子的幸福感,来源于父母的全情陪伴。
这些一旦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再弥补了,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父母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命之初的陪伴和回应,是亲子教育的起点;幼年阶段的引导和纠正,是行为习惯的根基;而年少时期的肯定和支持,是人生价值的雏形。
所以无论多忙,也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陪伴孩子,督促孩子,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3
安养不如教养
品行,才是孩子行走一生的名片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的父亲是个木工,给别人家造房子架大梁,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待人宽厚,从来没与人吵过嘴。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到家境殷实的家庭里干活就收工钱,遇到经济困顿的家庭就只喝一碗酒就走了。
他的母亲则是个刚强的女人,从小就让俞敏洪到农田里干活,插秧、割稻、撒猪粪......
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容大度、豪爽直率,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韧不拔、永不放弃。
正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这些品质,让他即使深陷泥潭也从不抱怨,就算落入低谷也能一次次爬上来。
他始终把信用、坚持和责任感,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
他始终认为,小时候只要把孩子的人品、性格、情感这三个方面培养健全,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就不会太差,这个孩子也会一路沿着相对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能力决定一个人飞多高,教养决定一个人能飞多远。
正如彭勇在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孩子的品行永远要排在成绩前面。
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彭勇夫妻俩也从来没有跟孩子抱怨过。
他们的家庭氛围一直也都是非常温馨开明,所以彭翔宇从来没有因为家境贫寒而自卑,反而开朗自信、爱打篮球,是个阳光少年。
彭勇到北大做鸡蛋灌饼之后就爆红了,有很多的流量,于是有人问他是否考虑直播带货。
但是彭勇一直是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他坦言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做好自己的鸡蛋灌饼就够了。
也正因如此,儿子彭翔宇阳光积极、能独立,又懂担当和责任。
其实很多平凡的父母,都不会教孩子做题,却早早教会了孩子做人。
他们可能没什么学识,说不出什么长篇大论的道理,但是却会通过自身的言行,告诉孩子比分数和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信、善良、担当、乐观、上进这些优秀的品质。
孩子的人生很长,一时的分数是好是坏,影响不大。
真正能拉开孩子一生差距的,是他的教养和人品。
如果人生是场接力赛,家庭教育就是最重要的第一棒。
千万别只顾着在物质上慷慨,却在精神上吝啬,在陪伴上缺失,在教养上不重视。
最后让这第一棒,成为了拖累孩子一生的短板。